東北的經濟爲什麼發展不起來?其根源究竟是什麼?咱們就給大家說說這個問題,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我們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經濟發展的外在表現是什麼?

專家的回答我們就不重複了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普通人的理解就是要麼物價更便宜了,要麼我們的工資更高了,總之經濟增漲就是我們手裏的餘錢更多了。

手裏的與錢多的途徑只有兩個,工資不變物價變低了,第二個途徑就是工資上漲物價不變,這就是經濟增漲最爲重要的表現。

我們反過來看看東北的經濟是怎麼樣的呢?

只有少速的省會城市和沿海城市可以維持經濟的增漲,其他的小城市根本就是在經濟倒退。

比如說我們東北的小縣城,平均工資是1500元,環衛工人的工資標準。但是其消費標準卻並不低,比如說城市的取暖費比大城市都要高,蔬菜的價格也遠遠高於一般的大城市。

黃瓜,1.2元/根;水晶梨2元/個;大蔥1元/根;我們在一線城市的超市裏買東西其物價也不過如此吧!

爲什麼工資收入如此低的地區物價卻如此高呢?是因爲東北不生產這些水果蔬菜嗎?到了冬季東北的果蔬貯存和運輸確實很困難,其價格上漲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問題的根源卻不在這裏。

問題的根源在於同質化的菜市場和市民菜譜導致東北地區市民和農民的生活開支大幅度增加。簡單來說就是特別地區的特色種養被打破了,所以纔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那麼爲什麼東北地區的“菜譜”會出現如此大的變化呢?

這和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向有關係,就拿我們這的農場來說,農場的主要任務是種植糧食,蔬菜也是需要外購的。

農產的蔬菜價格遠遠高於一線城市的超市價格,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因爲消費變少了成本自然就變高了。

爲什麼消費會變少,大型機械化農場不用很多人,這些人還沒有其他的就業渠道所以離開是必然的。

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農業越發展東北人越少,東北的物價越高生活成本也越高,反之東北越來越窮。直到東北只剩下公務員和農場主之後東北的經濟纔會有所好轉。

東北的問題出在了哪裏?

這個問題大家認爲該回答呢?

我是農民,我爲農民發聲。 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東北農業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