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朋友在網購食品的時候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情,就是其所購買的花生之中居然有高達半斤的保鮮劑,這讓我這位朋友十分的惱火。網購食品缺斤少兩的問題你遇到過嗎?我們該如何避免網購食品缺斤少兩這個問題呢?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首先我們要看得好自己所購買商品的說明,有些商家是非常狡猾的,他把”淨重“和”毛重“的概念給偷換了,我們看到的價格是淨重的價格,但是在我們購買商品的時候看到的卻是毛重的價格。

我們買回去之後發現上當了維權都沒有辦法維權,這也是主流的騙人手法。

我們在網購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商品介紹,這一點最爲重要。

第二點就是找誠信的商家去購買商品,商家誠信我們纔不至於喫虧,這是不變的準則。

第三,直播帶貨不可信

我們很多消費者都有在直播平臺買貨的習慣,其實我們最不建議在直播平臺買貨。因爲直播平臺的費用是很高的,其貨品的價格往往是高於網購平臺的。所以我們在直播平臺買貨需要十分謹慎。

很多人可能以爲自己很精明不會上當,那我問問大家辛巴,和其他大主播的直播間上當的人有沒有?還不少呢吧!他們爲什麼會花錢賣假貨或是貴的東西?這個問題我們不深說,大家自己想想。

第四,違背正常價格的東西不要買

便宜有沒有好貨?答案是有!但是便宜的農產品絕對沒有好貨。因爲農產品的利潤是極低的,我們在購買農產品的時候其成本非常高,所以我們如果購買到低於農產品生產成本的商品,大家就要注意了不是缺斤少兩就是質量有問題。再不就是互聯網大佬給我們的誘餌。

第五,網購農產品不易運輸的商品儘量不要購買

我們大商場運輸的這些不易保存的果蔬其實都是有”專門“的運輸渠道的,這些商品的運輸成本是非常高的,就是因爲量大所以成本平攤下來纔不會那麼高。而我們網購的這類果蔬要不就是非常貴,要不就是用大量的保鮮劑或是沒有成熟的時候就發貨了。

這樣的果蔬你敢喫嗎?你願意花這個大頭錢嗎?

大家還有哪些互聯網購物”避坑“的訣竅呢?一起來分享吧!

我是農民,我爲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的最大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