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一个非常别致又新颖的词汇。“快乐教育”不仅是国产货,国外其实也有其身影:在国外,有这么一种学生,他们早上九点左右上课,下午四点左右就放学了,学校的老师也基本上没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

但问题是,这一种学生,在国外到底是哪一种款式的学生?寒门学子!在国外,寒门学子迎来了快乐教育:工薪阶层的家庭,贫民区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相当轻松,家长也“顺其自然”:孩子放学回家之后,基本上没什么作业,回家之后,他们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游戏,要么和街坊邻里的其他孩子嬉戏,这种教育方式估计是国内很多家长都十分羡慕的“快乐教育”吧!

而富人的孩子是不是也是如此?不,在美国,富人的孩子在勤学苦读,富人的孩子一整天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都被排满了,就连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也没闲着,这些富人的孩子在假期依然要在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专业的训练。

在“快乐教育”中能成长成才的孩子,虽然有,但极其稀少,而这极其稀少的孩子当中,十有八九都是超级自律的孩子。而在勤学苦读的孩子当中,也并非每一个都很有出息,但人家因为“负重前行”,他们未来的起点可能就是你此生成长的“天花板”。

在这个拼爹拼娘拼娃的年代,有一个“好爹”,你可以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一个“好娘”,你可以拥有一个安宁温馨的家;有一个“好娃”,你的家庭在未来的日子里肯定会更兴旺,更有希望。

因为补偿心理,寒门家长不遗余力为孩子“减负”。

一个朋友,他小时候过得很苦,他自己读到小学三年级就不再读了,辍学后步入社会,常年颠沛流离在外干最累的活,过最苦的日子。他妻子的遭遇和他差不多,所以他们夫妻俩结婚生子之后,二人非常疼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干任何家务活,孩子作业没做完或者懒得做,他们也舍不得让孩子累着。孩子上初中之后,放学后这孩子除了玩网络游戏,就是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勾肩搭背。

这位朋友的孩子最后怎么样了,我不忍心说。但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这位朋友的“补偿心理”在作祟,他认为自己小时候已经够苦了,所以就想让孩子轻松一些。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孩子小时候轻松,只会轻松那么几年,但绝对不会轻松一辈子!

因为资源匮乏,寒门学子成功逆袭的例子很少见。

寒门学子的教育资源本来就极其匮乏,如果在求学的道路上依然接受所谓的“快乐教育”,那么这种寒门学子在学习上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希望,因为享受“快乐教育”而“弯道超车”的寒门学子更是非常罕见。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些考入名校的寒门学子,哪一个通过享受所谓的“快乐教育”后考上的?学习上暂时落后,人生的起跑线划得比别人要靠后很多,你就要奋起直追,而不是陷入“快乐教育”的泥淖中不可自拔。

压力可以压垮一个人,同样可以造就一个人。当你在抱怨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如果你孩子现在不努力,将来的他(她)会不会压力更大?

寒门学生迎来快乐教育,富人的孩子在勤学苦读,家长朋友们,你的孩子在干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