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炸板,鐵礦石回調,果然沒有漲上天的樹。

12月23日早盤,鐵礦石遭大幅洗盤暴跌近8%,跌破1000元/噸。消息稱,由於英國變異病毒風險擔憂情緒再起,國內工業品多頭集中減倉避險,導致“瘋狂的石頭”驚現大幅回調。

放眼古今中外,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進步,身後所伴隨的都是一次科學技術的革命。尤其是現代社會的跨越式進步,更離不開科技支撐。科技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衆多的改變,就好比近年來:無人駕駛、外空探索、深海探測、工業機械化、通訊聯網等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持。

然而,科技的發展一定是建立在物資層面之上。在最初的原始世界,我們沒有高效率的機器,沒有便利的汽車,沒有供聯繫的手機,所擁有的只有地球母親留給我們的各種礦石物資,我們就是在此基礎上,經過辛勤的建造科研,纔有了現在繁華的世界,纔有了充滿科技感的一切新事物。

礦石資源是地球經過漫長時間而孕育出的一種不可再生物資,並且將它不均勻的發配到世界各個角落。一個國家所擁有礦石資源的多與少,則存在着一定的運氣成分。所以在古代乃至現在,都會時常發生着資源“搶奪戰”。

伴隨着時代的發展,世界大主題逐漸向“和平”靠攏,所以,運用武力爭奪物資的情況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物資的相互貿易往來,礦石物資多的一方,會將其出售給那些有需求的國家,礦石資源較少的一方則會選擇購買,從而實現互利共贏。

但是,在經歷兩次工業革命後,世界範圍內的礦石資源被大量的消耗,伴隨而來的就是礦石價格的上漲,其中就鐵礦石而言,更是呈接近直線式上漲。

鐵礦石價格再次上漲,我國鐵礦石稀缺問題進一步升級

時間來到2020年,世界整體建設越來越接近完善,而背後的代價則是礦石資源的消耗。城市中的高樓大廈,冉冉升空的衛星、火箭,馬路上疾馳的汽車,都離不開鐵礦石的投入,鐵礦石是促進文明進程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但是,接連的鐵礦石損耗,帶來的則是:鐵礦石的“身價”飛漲。

就在近期,據報道:鐵礦石的價格又再創新高,每噸1005元,漲幅爲60%!如此大的漲幅對於我國來說無疑是一次“驚嚇”。

爲什麼會說是一次“驚嚇呢?請聽爲您解答。

我國的領土面積爲963.405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積第三大國家。我國擁有着複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其中以五大地形爲主: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還擁有着貫穿東西的一江一河:長江、黃河,尚且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更是高達23.04%,按照客觀來說,這是極爲優越的先天條件。作爲世界面積第三大國,我國鐵礦石資源當然不會少。

但是,其在質量上卻參差不齊,這也被動的將我國成爲鐵礦石稀缺國,出於對工業經濟的思慮,只好依賴於外國進口,我國主要鐵礦進口國爲:澳大利亞、巴西、烏克蘭等國家。就去年鐵礦石進口量而言,就達到了10.69億噸,佔世界鐵礦石總進口量的75%。如此巨大的鐵礦石進口量,自然對鐵礦石的每一分錢漲幅都是極爲敏感的。尚且此次鐵礦石的漲幅更是達到60%,所以對於我國來說是一次驚嚇。那麼,鐵礦石價格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漲幅呢?

鐵礦石價格爲何會大漲?

鐵礦石已成爲世界發展的必需物資,在建築、工業機械、能源、汽車、家電中都需要消耗鐵礦石。衆所周知,鐵礦石是不可再生資源,這就意味着其儲量是有限的,所以對於價格的上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年的60%漲幅顯然是過於浮誇,那麼此次的鐵礦石大漲的原因又是因爲什麼呢?

以下收集信息後進行的分析:

首先,鐵礦石用量旺盛。我國佔世界鐵礦石總進口量的75%,所以我國鐵礦石需求量強勁是此次價格上漲的基礎。今年,我國在復工後,經濟近一步復甦,對於鐵礦石的需求量大增,進口量近一步增長,在這一情況下,刺激鐵礦石進口價格上漲。

其次,不完善、不合理的定價機制使我國鋼鐵企業在貿易中缺乏定價話語權。鐵礦石的進口價格還是由小部分需求,而影響到總體價格,這是極其不合理的定價方式,而此次的鐵礦石60%大漲也與此息息相關。

最後,資本炒作的助力。如今,幾乎所有的鐵礦石產品,都是可以在期貨市場進行交易,所以這也讓資本炒作有了可乘之機,對於此次鐵礦石的瘋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面對鐵礦石的大漲,我國已經與各大出口國進行價格協商。但是,更加關注的是近期鐵礦石價格漲幅,對於我國正在成長的科技力量是否會產生影響?

鐵礦石的價格上漲是否會對我國科技發展造成影響?

面對鐵礦石價格的增長,大家可能會認爲:這對於我國科技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它與科技的發展是環環相扣的。

反觀,我國近年來的科技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在航空領域,嫦娥五號的順利發射,再到順利迴歸,完成了探月工程“繞落回”的重要一步,對我國來說具有着重大意義的。當然,在嫦娥五號迴歸後,我們進而要準備的就是接下來的航空計劃。

其中,衛星及搭載火箭的製造則是至關重要的,所要用到的則是大量優質鐵礦石,用於後期的特種鍛造,最後用在其中。而如今,鐵礦石價格大漲,無形中增加了大量的購買資金,而研發資金的“傾斜”,則可能會對總體太空探索計劃造成影響。

其次,在汽車領域以及家電領域上的製造成本上則會大大上漲,因爲汽車與家電都會用到鐵物質,而鐵礦石的價格上漲,進一步會影響企業購入鐵材料的資金,造成成本提高,以及產品銷售問題,這樣一來,企業所面臨的將是資金流動問題,如果掌握不好,隨時可能面臨着企業破產的風險。

最後,在鐵路的鋪設上也離不開鐵礦石。據統計,我國鐵路里程已經達到了14.6萬公里,且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着,鐵礦石不論是在鐵路的鋪設上,還是在火車的製造上都有着不可分離的關係。如果鐵礦石價格還是持續居高不下,那麼,對於我國鐵路建設上也將會造成較大影響,或許在你們乘坐火車出行時,還會驚訝的發現,爲什麼票價漲了?

除了以上,其實還涵蓋着很多科技領域,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

中鋼協、大商所集體出手!

今年11月以來,我國先後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大麥、牛肉、煤炭等產品發起進口限制,澳大利亞因此也希望盼着靠出口鐵礦石“血賺一筆”。

這引發了國內高層的注意力。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與必和必拓進行線上會議時,曾問及鐵礦石價格是否是由其故意限制供給所推動。

不只是高層,近期鐵礦石的暴動也引發了交易所的關注。12月20日晚間,大商所發佈題爲《鐵礦石新的貿易價格形成機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文章,對近期鐵礦石市場價格波動情況作出回應。

文中提到,在鐵礦石價格波動過程中,期貨價格一直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及國內現貨市場價格,同時深受鐵礦石賣方集中和買方分散的產業格局影響,買方尚未形成合力,議價能力弱,導致賣方主導佔據上風。

而另一邊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則表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超出了行業預期,使得行業運行風險進一步加大,不利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市場亟需建立新的鐵礦石定價機制,目前採用的普氏指數偏離初衷,與現貨成交樣本大幅脫鉤,高度依賴期貨和掉期,定價機制極易被操縱。

南鋼股份金貿鋼寶首席期現分析師蔡擁政提到,這裏不排除存在境外機構利用境外指數、境外衍生品進行推高價格的情況。

的確,我國鋼鐵行業整體呈現產業分散,集中度較低的格局,相比於原料高度集中於“四大礦山”,天然處於議價權的弱勢方,因而價格更容易被國外操縱。

就如何應對,中鋼協稱鼓勵鋼鐵企業參與期貨,賣空鐵礦石期貨,用市場辦法造成多頭爆倉。

大商所也表示,自12月22日起,將鐵礦石期貨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爲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調成此前標準的10倍。鐵礦石期貨2101、2105、2109等主力合約,日內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爲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四,是此前標準的4倍,遏制炒作行爲。

寫在最後

鐵礦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種元素。鐵礦石的過分上漲,損害的是我們大家的利益,而成就那些哄擡價格的人或國家,但是,這麼做生意並不會是長遠的,如果因爲一時的利益,而拋棄了長久的生意,那麼這或許是愚蠢的。

在此希望,鐵礦石價格能夠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樣一來,我國各個領域才能恢復正常的運轉,願祖國一切安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