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句話用來形容當前的國貨再適合不過,當初的飛躍鞋,在海外經過重新包裝,順利進入歐美市場,分分鐘"滅掉了"Vans、匡威的風頭。從那時起,國貨的崛起就一發不可收拾,比如李寧,旗下的中國李寧以時尚單品的定位進入年輕人的市場;再比如華爲,憑藉各種科技硬件的加持,順利擠入高端手機陣營,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

國貨能獲得空前的熱度,與大家的情懷不無關係,但歸根結底,國貨能順勢崛起的原因更多是因爲自身的產品力不輸國外產品,比如華爲的手機其實並不比蘋果差,李寧的設計同樣不輸耐克、阿迪。有產品力在,國貨才能逐漸被大家認可。汽車行業也是如此,以前5萬級家用車,大家只能選擇國產車。但如今,10萬、20萬級家用車,大家願意選擇國產車,從"只能選"到"願意選",代表了大家對國產車的認可。而在我看來,國產車陣營中,吉利、長城、長安等表現都非常不錯,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比亞迪。

技術層面,比亞迪堪稱車界"華爲"

先從技術層面來聊,汽車行業和手機行業擁有一定的共通性,手機行業需要高端技術,汽車行業也需要,手機行業注重的是芯片,而汽車行業注重的同樣是"心",即動力總成。而動力部分,比亞迪前有"刀片電池",後有"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甚至還打造過中國第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

刀片電池不用多說,搭載於比亞迪旗艦——漢車型上,而比亞迪"弗迪動力,驍雲1.5Ti高功率發動機"更是獲得了2020年度"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的稱號,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136kW,最大扭矩288N·m,採用了衆多先進技術,如全鋁輕量化發動機技術、多項降摩擦技術等,目前該款發動機已搭載於比亞迪宋PLUS車型上。從技術層面來看,比亞迪真正可以擔當起車界"華爲"的稱號。

國產車的銷量擔當

再從銷量層面來看,有了技術,自然也需要銷量來支撐自己的地位。以11月爲例,比亞迪全系銷量爲52806臺,同比增長29.6%,環比增長13.4%。其中,新能源車銷量25553臺,同比增長139.4%,環比增長15.9%,並且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連續7年穩居國內銷量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旗艦——漢,11月銷量達到10105臺,這是一臺C級車,國產陣營中的C級車市場表現歷來不好,但比亞迪漢已能與豪華品牌C級車抗衡,也能與特斯拉Model 3抗衡。在國產陣營中,比亞迪的品牌向上非常成功,順利邁過20萬天花板,足以爲國產銷量擔當。

見證國貨崛起,品牌自帶"中國風"

作爲最早一批造車的企業,比亞迪從最初的福萊爾到如今的漢,其見證了國產車的發展,看過了國產車的興衰。同時,比亞迪自身就是一個與"中國風"完美契合的品牌,家族旗下的"王朝"系列,命名就帶有"中國風",秦、漢、唐、宋、元均根據朝代來命名,車型外觀設計也融入了中國風元素,龍顏設計獨樹一幟,可以說比亞迪自身就代表國貨,代表中國汽車。

不可否認,以前"國產"、"國貨"確實是低端、廉價的代名詞,如果不是沒辦法,大家並不會將國貨作爲首選。但如今我們見證了國貨的崛起,大家開始主動選擇國貨,一方面大家是因爲情懷而支持國產,而更重要的是因爲國貨自身的產品力,正如比亞迪的產品。以比亞迪爲代表的的中國汽車已今非昔比,不僅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甚至有了自己的稱號——華系車。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比亞迪們"一輪又一輪的技術更新,未來的中國汽車將真正和海外品牌相抗衡,而懂車的人也會選擇像比亞迪這樣的國產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