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T某 性別:男性  年齡:65歲  就診日期: 2020/12/02  

    主觀資料

主訴:      口乾口渴數年餘 

現病史:  糖尿病病史,目前口服藥物治療,血糖控制尚可,空腹6.7-8.1mmol/L,餐後血糖:7.9-10.2mmol/L。餘見口乾渴,多飲不解渴,晨起明顯,腰背痠沉,飯後多腸鳴,反酸燒心,大便偏軟,脈軟,舌淡苔薄白舌胖。

根據腰背痠沉,腸鳴,脈軟,舌淡舌體胖,考慮太陰病,夾水飲不化。以腎着湯 人蔘湯(理中丸)爲基礎方,杜仲補肝腎 茯苓健脾,海螵蛸制酸止痛,旋復花降氣,薏苡仁除虛熱健脾,陳皮化溼行氣。

薏苡仁  20g     紅芪  10g     陳皮  15g     旋覆花  10g     

麩炒芡實  20g     杜仲  20g     麩炒蒼朮  30g     乾薑  10g     

蜜甘草  10g     茯苓  30g     海螵蛸  10g     黨蔘  20g   

複診:2020/12/23  

藥後口乾渴,腰背痠沉等症狀改善,口乾基本無,自行停藥後口渴較前反覆,夜間較明顯,容易睏倦。脈軟偏大,舌淡苔白體胖大。

上方加入附子溫腎陽,化寒溼。

黑順片  6g     陳皮  15g     茯苓  30g     海螵蛸  10g     

蜜甘草  10g     乾薑  10g     紅芪  10g     旋覆花  10g    

太子參  10g     麩炒蒼朮  30g     薏苡仁  20g     麩炒芡實  20g     

7付,水煎

腎着湯主要用於太陰虛寒兼有飲之證,臨牀常見小便急、頻、痛等,或者腰部怕冷,胃脘怕冷等症狀;出自《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腎着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裏冷溼,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湯主之。”腎着湯又名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