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功夫媽咪

01

網上看到一位媽媽的問題:

女兒每次看完書或者玩完玩具之後,爸爸都會提醒她要把東西收拾好,但她卻像沒有耳朵一樣就是聽不進去,每次都是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最近一次,女兒看書的時候,爸爸多次提醒她看完書要把書收拾好,但她還是屢教不改。爸爸一怒之下,當着孩子的面,直接把她沒有收拾的那些書都撕了。

媽媽覺得爸爸的做法非常不妥,但爸爸卻堅持認爲給孩子太多機會會讓孩子有恃無恐。

沒有更好辦法的媽媽無力反駁,於是在網上求助該如何解決。

“說了幾十遍孩子都不聽”的情況幾乎每個家長都遇到過,甚至連孫儷都忍不住吐槽叫孩子洗手都要催八百遍。

面對我行我素的孩子,“當面撕書”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似有理有據,但實則是在發泄情緒而已,根本沒有去深究孩子“不聽話”背後的真實原因。

說無數遍孩子都不聽,這其實是溝通問題,而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說的太少,而是我們說的太多了。

02

今年年初不開學的那段時間,學校決定開始上網課。

第一次上網課的前一天晚上,我是既期待又擔心。

在檢查了網絡、平板等設備沒有問題之後,我一次又一次地跑進女兒的房間,一會兒問假期作業完成了沒有,一會問鬧鈴調好了沒有,一會又提醒準備好上課需要的東西。

每次女兒都只是簡單回答“做好了”“準備好了”之類的話,語氣越來越不耐煩,依然該幹嘛幹嘛。

面對女兒的“無動於衷”,我有點生氣了,我爲了她的網課這麼着急,她竟然還不耐煩了?於是就說了她幾句。

沒想到,女兒鼓着一個包子臉不滿地說:“該準備的我早就準備好了,不用你一次又一次地跑進來提醒我。”

還把作業以及上課需要的東西一一擺在桌上,讓我檢查。

檢查完後,我滿是歉意地對她笑了一下,女兒這是開起了玩笑:

“媽媽,如果你少說話,就這樣經常笑一笑多好呀。”

我這才意識到,做家長要學會閉嘴,儘量不要跟孩子說無用的話。

孩子一天天長大後,他們就不再喜歡“寫作業去”的指揮、“這個字寫的有點歪”的評價、“今天有沒有闖禍”的審問……

孩子從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和詢問中,感受到的只有家長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讓溝通變得無用。

03

說得太多的同時,家長還時常犯一個錯誤,就是不會說。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時常把命令、指責、抱怨當成是一種溝通。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只會讓孩子把心裏積攢的委屈變成反抗。

很多時候,“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朋友的兩個兒子都非常喜歡畫畫,於是她買了兩盒彩筆給他們。

有一天,朋友回家看到客廳滿是彩筆,一片狼藉。

她很生氣地把兩個孩子叫到一邊,對他們說:“這些筆不要了嗎?如果不要的話,媽媽就把它們扔進垃圾桶了。”

看到他們沒有說話,朋友拿來掃帚,三下五除二,彩筆全掃進了垃圾桶。

兩個孩子才大喊:“媽媽,不要扔。”

朋友放下垃圾桶,問:“彩筆就要被扔掉了,它們傷不傷心?”

他們答:“傷心!”

再問:“是彩筆自己做錯了什麼嗎?”

答:“不是,是我沒有把它們放回家。”

朋友語重心長地說:“彩筆是你們的,如果不保護好,它們就變成垃圾了,這樣它們會很傷心。媽媽再給你們一次機會,如果覺得自己能夠做到,就把彩筆救出來,把它們送回家。”

兩個小朋友認認真真地把彩筆收拾好了。

言語嚴苛只會讓孩子感到失落,每一個孩子都值得父母好好說話。

04

良好的溝通,纔是孩子“聽話”的前提,智慧的父母都應當懂得用溝通的藝術來增進親子關係。

(1)學會“閉嘴”,先做一個傾聽者

《傾聽孩子》一書中提到:假如你能聽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企圖“糾正”他,那麼孩子會深深地感受到你的關心。

《少年說》中,一個初二男孩對着媽媽喊出來自己一直以來的心裏話:

“我再也不想喫蘋果和雞蛋了。”

從小學開始,男孩就被要求每天喫1個蘋果,小學6年總共喫了2190個。

上初中之後,總算不用喫蘋果了,但他又被媽媽要求每天喫一個雞蛋,一喫就是半年,男孩心裏有苦說不出。

看到兒子這麼“不聽話”,媽媽並沒有生氣,而是認真地傾聽了孩子的想法,並調侃說你長這麼帥就是因爲喫了蘋果和雞蛋,然後爽快答應了兒子的請求:

“好的,不喫就不喫,現在長大了。”

想法得到尊重的男孩,笑着輕鬆地走下了臺。

積極的傾聽是良好親子關係的開始,當你真正地聽孩子說話之後,你會發現,孩子也會慢慢變得願意聽你說話。

(2)兩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講感受”代替“下命令”命令式的溝通暗含着對孩子的控制,這種“發號施令”會激發出孩子內心的抗拒心理,最終只會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而用“講感受”代替“下命令”,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每天早上出門前,孩子總是磨磨蹭蹭的,不是衣服沒穿好,就是書包沒有收拾。

起初,火大的我會下意識用“命令”的口吻催促:

“早上時間本來就緊,你還磨磨蹭蹭的,動作快點!”

可是不管怎麼催,都沒有效果。

後來我換了一種方式,從講感受切入:

“準備要遲到了哦,那樣就沒有早飯,只能餓肚子到中午了,這樣媽媽會心疼的。”

“講感受”是給孩子體諒父母感受和思考自己行爲的機會。

這樣的溝通方式,在心平氣和之間,提高了孩子的配合度,也減少了父母的煩惱。

“後果描述”代替“貶損信息”面對父母的責備,孩子常常會做出激烈的反抗行爲,因爲放棄反抗,就意味着要承認父母的責備和評價是正確的。

正確的溝通方式是避開貶損信息,儘量使用不帶指責的後果描述。

比如孩子把玩具丟的到處都是。

貶損信息:都跟你說玩完玩具要收拾好,怎麼又亂丟亂放?

不帶指責的後果描述:媽媽看到玩具撒的滿地都是,我會擔心你走路時被絆倒。

這種“後果描述”不是指責孩子,而是描述孩子行爲可能造成的後果,孩子也就不必用反抗來維護自己。同時,那些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錯在哪的孩子,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問題。

(3)行動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孩子天生是喜歡模仿的,所以相對於語言,他們更注意到的是父母的行動。

@帆父說分享了一個教兒子收拾玩具的故事。

當意識到孩子的玩具太多之後,他買了一個玩具收納架,然後帶着兒子一起把玩具進行分類。

積木放一起,小汽車放一起……

一邊分類,一邊告訴他什麼玩具放在什麼地方,示範如何收拾玩具。收拾完後,還不忘告訴他,這樣看起來很舒服,你也會玩的更加開心。

儘管孩子依然會忘記把玩具收拾起來,但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做正確的示範,慢慢引導,讓孩子明白收拾玩具的重要性。

終於,在經過2個月的引導之後,孩子養成了收拾玩具的習慣。

巴菲特曾說:“我小時候接受過爸爸的很多建議,他從來不會說教,只會以行動示範。”

行動是一種比語言更重要的溝通方式。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沉迷手機,就應該先放下自己手中的手機,而不是粗暴地告訴孩子不要玩手機;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就應該先讓自己養成閱讀的習慣,而不是每天都在提醒孩子讀書。

沒有哪一個孩子,一出生就懂得所有事,他們需要通過學習一點點的成長,而最好的引導者,就是父母。

功夫媽咪說:

心理學專家李雪曾說:如果讓我寫一本《親子溝通祕籍》,這本書不會很厚,足夠父母修煉十年。全書內容只有兩個字:閉嘴!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會時時刻刻提醒孩子該做什麼,而是在孩子求助的時候再給出自己的建議,是把蒼白無力的語言轉化爲深思熟慮後的有效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