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醫兒科歐陽俊輝

“歐陽大夫,我家寶寶好流口水,睡個覺都能嗆醒。”

“俺家孩兒嘴巴周圍經常紅紅的,天天擦不完的口水。”

“大夫,他晚上睡覺流口水,還磨牙。”

經常有家長諮詢我“孩子流口水”這個事。

流口水很常見。

有的寶寶流口水少,家長省心;有的寶寶卻是“口水直下三千尺”,脖子上掛着永遠幹不了的口水巾,枕頭上也是大片小片的口水紋。

所以,今天就講講“流口水”這個話題。

爲什麼寶寶愛流口水?

寶寶3、4個月大的時候,唾液腺逐漸發育成熟,能正常生產口水,但吞嚥功能還不健全,口水就容易流出來。

之後隨着乳牙萌出、添加輔食,口腔都會因這些刺激,分泌更多口水。

以上情況是正常的,不要太擔心。

俗話說“過猶不及”,如果口水過多,就得及時干預了。

口水是什麼?

《黃帝內經》有句話這樣講:“五臟化液……脾爲涎……”

什麼意思呢?人有五臟,每個髒都有自己化生的液體,脾對應“涎”,就是口水。

“涎”能夠消化食物,是脾行使運化功能的前鋒。

而脾有收攝的能力,可以控制“涎”的收放,喫東西的時候放出來,平時就收着。

所以寶寶流口水不受控制,很可能就是脾出了問題。

中醫認爲:小兒脾常不足,容易喫出毛病。

比如寒涼的食物一下肚,給脾胃澆了一盆冷水,脾陽受損,收不住津液,從嘴裏流出來就成了口水。

這和家長們濫用清熱藥物,最終導致孩子脾胃差,是一個道理。

還有一種情況,叫“喫飽睡,咬牙流口水。”

晚上是休息時間,脾胃也想歇一歇,結果孩子喫太飽,脾胃只能辛苦“加班”,精力有限,沒時間管了,口水就跑出來了。

所以關鍵是“注意飲食,健脾胃”。

平時讓孩子少喫生冷油膩的食物,多喫五穀雜糧:小米、紅薯等,還有健脾益氣的山藥,睡前不要喫太飽。

日常做做補脾經、清胃經等推拿。若觀察到孩子舌苔較厚,再加上消積的推拿。

如果寶寶流口水過多,且時間較久,建議到門診治療。

日常養護

01擦乾口水

寶寶口水對外周皮膚有一定損傷,家長要及時擦掉,保持口周和下巴乾燥。

02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

寶寶稍大點,可以給他增加輔食,鍛鍊寶寶的吞嚥功能,減少流口水。

03預防張口呼吸

張口呼吸的寶寶也會流口水,建議到門診上排查一下張口呼吸的原因。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