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腎是先天之本,水和腎對我們都相當重要。那麼問題來了,喝進體內的水要經過腎來處理,水喝多了會不會傷腎呢?

想了解水和腎臟的關係,就要知道水在身體裏的旅行,喝下的水進入身體後,途經咽喉、食道,然後短暫存於胃部,少部分被胃壁吸收進入血液,大部分進入腸道,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滋養腸道菌羣,並被腸道逐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正常情況下,喝下的水經過約0.5小時~1小時左右,就會完全進入血液,順着血管到達全身各組織,給缺水的地方及時補水。比如我們大腦的腦脊液、口腔的口水、胃和腸道的消化液、細胞的細胞質等,都是以水作爲原料生產,缺水可不行。

就這樣,喝下的水在完成全身旅行後,血液就會攜帶多餘的水分,以及從體內收集到的廢物,到達腎臟。

腎臟就像過濾器,把血液裏多餘的水分和廢物過濾出來,變成尿液排出體外。廢物過濾乾淨後,被過濾的血液會離開腎臟,到腸道迎接新的水分,並開始新一輪旅行。

我們常聽說,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做血液透析,就是腎臟(天然過濾器)出了問題,需要藉助透析機(外部過濾器)過濾血液。

那腎臟這個天然過濾器是怎樣工作的呢?如果將腎臟切開,可以清楚地看到,腎臟的主體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鮮紅的肉質,叫腎實質,另一部分是中間的空腔,叫腎盂。

看似結構不復雜,但這個天然過濾器工作起來相當精密。當血液到達腎臟時,腎臟會根據血流量來決定,需要開放多少腎單位進行過濾。

腎實質由千千萬萬個微小腎單位組成,每個腎單位由兩個好兄弟組成,他們分別是腎小球和腎小管,腎小球負責過濾多餘水分和廢物形成原尿,腎小管負責重新吸收原尿中的有用物質。

腎盂則是暫時儲存尿液的地方,原尿中沒用的物質會形成尿液,暫時儲存在腎盂中,攢夠一定量後通過尿道排出體外。

人體共有兩個腎臟,合計100萬~200萬個腎單位,對於正常的血流量而言,腎臟只需開放約1/4的腎單位,就可以完成過濾工作。而當飲水量增多引起血容量變大時,腎臟就會安排更多腎單位投入血液的過濾工作。

所以,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的腎單位足夠用,只要不是特別極端的情況,喝水對腎臟不會造成負擔。但要注意的是,對於某些腎功能不全的人而言,腎臟可使用的腎單位總量較少,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就會比較危險。

當所有腎單位馬力全開,仍不能滿足過濾需求時,血液中多餘的水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引起全身水中毒。這種情況不僅會損傷腎臟,我們全身都會遭殃。

所以,每個人腎功能的大小不同,對腎功能本來就有限的人來說,需要嚴格限制飲水。

對於正常人而言,每天喝多少水合適?通常說來,人體每天攝入2L~3L的水,是正常的飲水量,不會傷害腎臟,反而對身體有諸多益處。

按照每天2L的量,少量多次爲身體補水,可以加強身體循環代謝,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滯留,降低腎結石、尿路結石風險,對腎功能的保持有很大幫助。

因此,很多朋友腎功能出現問題,往往不是因爲喝水太多,而是因爲喝水太少。對於腎功能正常的朋友,想要保持身體健康,應該注意適量多喝水,每天保證飲水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