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這樣選科能把優勢發揮到“最大”,更容易上名校

2020年已經正式進入尾聲,一週以後,嶄新的2021年就要來到了,現在對於時間最敏感的,應該是投身於緊張複習中的高三學子們,畢竟現在距離2021年的高考,只剩下5個多月的時間了,這中間還包括寒假和春節,可以有效利用的時間並不是太多,而且2021年的高考,還將迎來新的變化。

在2021年的高考中,將又有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這樣一來,全國實行新高考的省份已經超過一半,可見幾年以後,新高考應該是全國高考中的趨勢,關於新高考的到來,很多學生和家長是非常歡迎的,相比現在文理分科的高考,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大學,更容易在高考中考出高分,上大學的機會也就變大了,但新高考是完全自由的嗎?其實也並不是。

1.“新高考”之下的選科模式,個別科目地位提高

新高考的自由是相對的,並不是讓學生們完全自由的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高考的總科目還是六科,其中語數外三門大主科,是所有學生都必須選擇的,而且三科的成績還都是120分,剩下的副科,也並不是學生們想選什麼就選什麼,而是採取了3+1+2的模式,3代表的就是大主科,而1就是讓學生們,在歷史和化學中選擇一科,剩下的2,就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和地理中,選擇2科自己擅長的。

總體上來說,新高考確實更有利用學生考出高分,但在這種全新的高考模式下,有一門科目的地位被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就是副科之一的物理,物理和歷史學生們可以任選其一,但很多重點的大學,都表示在錄取學生的時候,除了要求學生的總成績,對物理成績還會有一定要求,甚至有的大學明確表示,如果學生想被錄取,在物理和歷史中,學生就必須選擇物理,清華大學就是個中代表。

清華大學的選擇可以理解,畢竟清華是出了名的工科強校,但北京大學這所被無數文科生仰慕的大學,其中的很多專業,也都會要求學生選擇物理科目,或者看重考生們的物理成績,物理現在已經成了僅次於語數外的科目。

2.新高考之下,學生這樣選擇,纔有更多機會上名校

在高考結束填報志願的時候,爲了提高自己上心儀大學的機會,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服從調劑,爲的就是即使專業不是最喜歡的,也能上最理想的大學,但在新高考之下,這種策略似乎不是那麼好用了,在大部分重點大學的大部分專科中,都要求學生的物理成績,還有一部分專業是選擇物理和歷史均可,只有很少一部分專業,纔會要求學生歷史科目。

我們做個假設,加入學生選擇的是歷史科目,在沒有被選擇的專業錄取情況下,學校要安排調劑,但可以調劑的範圍是非常小的,如果可調劑的科目都不能被錄取,那學生就註定無緣這所大學了,但如果選擇的是物理,可以調劑到大部分專業,也就更容易被理想的大學所選擇。

在新高考的模式下,確實比以前多了很多自由,但同樣的也會出現更多高分考生,而且學生如果想心儀大學錄取,要麼就在高考中考出絕對的高分,要麼就要從選科方面入手了,選擇物理被錄取分概率就會更大,只有語數外+物理+2,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你覺得新高考的模式怎麼樣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