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電池新能源產業變革的機會與陣痛,政策支持的延續與創新;技術路線的碰撞與融合,資本市場的神話與泡沫;傳統車企的失落與革新,造車新勢力的飛昇與沉寂;電池原材料價格的飆漲與狂跌,跨界投資的潮起與潮落;產業鏈的聯合與分拆,競爭力品牌榜單的堅守與變遷。

一年滴盡蓮花漏。

時值歲尾,電池網(微號:mybattery)盤點了2020年電池新能源行業十大國內新聞,覆盤了這一大考之年,電池新能源行業的得失與成敗。

這一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電池新能源產業變革、洗牌的機會與陣痛,政策支持的延續與創新;

這一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電池新能源技術路線的碰撞與融合,資本市場的神話與泡沫;

這一年,我們共同見證了傳統車企的失落與革新,造車新勢力的飛昇與沉寂;

這一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電池原材料價格的飆漲與狂跌,跨界投資的潮起與潮落;

這一年,我們共同見證了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的聯合與分拆,競爭力品牌榜單的堅守與變遷。

產業變革的機會與陣痛

全球汽車產業正進行一場深度的轉型變革。擁抱電動化與智能化,中國彎道超車領先優勢確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全球居首,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度加快。上汽、一汽、北汽、東風、長安、奇瑞等開始或籌備推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快速成長,儲能、3C數碼、電動船舶、小型動力電池等細分應用市場盈利明顯增量,多個領域迎來投資新機遇,特別是通訊基站備電、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等領域,大額訂單頻傳。

與此同時,在今年,長江汽車、華晨集團、衆泰新能源、前途汽車、博郡汽車、拜騰汽車、賽麟汽車等多家車企陸續傳出破產清算消息,遨優動力、壹舸能源、天津東皋膜等電池及電池材料企業破產或停產的消息也漸次傳來……產業變革,經濟大環境下行疊加疫情影響,媒體聚光燈之外,還有更多的產業鏈企業悄無聲息地離場。

本網點評:電池新能源的超車機會與轉型陣痛,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賽道依舊寬闊,大機遇依舊存在。儘管未來會有許多變數,但我們相信相信,發展新能源,中國的決心、速度和力量不會讓世界失望。

政策支持的延續與創新

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汽車促消費需求緊迫。國內補貼政策延續,各級政府提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政策密集出臺。11月2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正式印發,已爲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清晰的路徑。上海、河南、合肥、昆明、廣州等省市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規劃也在乘勢跟進。

2021年,新能源車型必將更加豐富,需創新政策,破除壁壘,引導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加大新能源汽車使用環節的優惠力度、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推廣,真正打開私人消費市場這一未來主要的增量市場。

本網點評:在ABEC 2019論壇上,我們就曾預判,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接續方面,促消費是主基調。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市場主導時代,預計未來幾年,相關產業扶持政策依舊將圍繞促消費展開。

技術路線的碰撞與融合

在技術路線方面,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今年磷酸鐵鋰與三元材料、液態電池與固態電池、充電模式與換電模式、純電動與混合動力、CTP技術與刀片電池、無鈷電池與有鈷電池、鋰電池與燃料電池……各種路線的爭議熱度回升。

其中,磷酸鐵鋰的“逆襲”出乎意料,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的數據顯示,1-1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50.7GWh,同比累計下降3.5%。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累計32.9GWh,佔總裝車量64.9%,同比累計下降8.0%;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17.5GWh,佔總裝車量34.5%,同比累計增長13.0%,已超越去年同期水平。根據華安證券測算,在不同的情景假設下,到2025年,中國磷酸鐵鋰電池的出貨量將達到217GWh-532GWh,對應6年複合增速35%-56%。

此外,共享換電模式、燃料電池的熱度升溫也超預期,中央及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文件,對換電和氫能產業的發展加大支持力度,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車型,支持地方開展試點推廣,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網點評:在政策市向市場市過渡的大背景下,技術路線的爭議不可避免,評判標準難統一,最終還得交給市場和時間來檢驗。

資本市場的神話與泡沫

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建立30週年,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推進全面深改的第一年:4月科創板上市企業總數突破100家,7月新三板精選層正式開市,8月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至今,新中國資本市場走過30年。有行業人士指出,雖然2020年是“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的一年,但恰恰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歷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電池網注意到,從7月上旬至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充電樁三大板塊均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此外,今年下半年以來,特斯拉、蔚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璞泰來、新宙邦、恩捷股份等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相關企業股價表現突出,市值飆升,創造了資本市場的神話。其中,12月21日收盤,鋰電池頭部企業寧德時代總市值達7571億元,超越傳統能源巨頭中石油市值。

同時,對於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企極高的市值,以及大批產業鏈企業相關業務的虧損運營現狀,業內普遍認爲存在一定泡沫。

本網點評:20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裂,企業存活率是6.8%;新能源汽車行業泡沫破裂之後,優勢劣汰之下,企業存活率會有多少目前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已經開啓,淘汰賽將更爲嚴酷。

傳統車企的失落與革新

根據瑞銀髮布的報告,中國企業生產全球72%的太陽能組件、69%的鋰電池和45%的風力渦輪機。與全球10%的燃油車相比,佔比30-40%的電動汽車可能成爲電動汽車革命的顛覆性力量。

面對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一些傳統車企已開始掉隊,但也有一些車企開始積極擁抱自我革新。

7月16日,長城汽車成立三十週年之際,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發佈公開信稱,如今面對全球化大背景下,數字化、智能化的波濤洶湧,必須進行一次“脫胎換骨”式的改變,必須完成從“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向全球化出行科技公司”的蛻變,唯有如此,唯有一次徹徹底底的自我革命,纔有更多可能在未來更加殘酷的競爭中走得更遠。

本網點評:國內車市已進入“淘汰期”,從去年開始,部分車企研發停滯、產品落後、銷量萎靡、排隊退市、高管離職、裁員降薪、賣地求生、停產放假、破產清算等消息就漸次傳出,許多合資品牌也正慢慢退出中國市場,全球燃油車禁售提上日程,一些車企巨頭也開始把更多的投資轉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一場顛覆性的變革正在醞釀。

造車新勢力的飛昇與沉寂

2020年,造車新勢力迎來分水嶺:一邊是蔚來、理想、小鵬股價獲得都不俗的漲幅,交付量、市值、融資額也接連創新高,成立僅6年的蔚來,在上市第三年終於交出首份毛利率轉正財報,並且市值超過了106年的寶馬;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已提交科創板IPO招股書,零跑汽車、哪吒汽車、天際汽車、愛馳汽車也將IPO計劃提上日程。而另一邊則是博郡汽車、賽麟汽車、拜騰 汽車、前途汽車、長江汽車等新勢力開始沉寂,甚至走向破產。

值得注意的,就算是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依舊未擺脫虧損,據報道,目前蔚來累計虧損超過250億元,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累計虧損也分別達到44億元和70億元。

本網點評:造車新勢力進入下半場,競爭格局並未穩固,機會、希望與質疑、隱憂等標籤會長期同時存在。存在即合理,我們堅信真正持續跑贏賽道的都是有實力和有準備的人。

原材料價格的飆漲與狂跌

今年以來,鈷價、鋰價忽漲忽跌,特別是鈷價,出現多次大漲大跌。在鈷方面,今年鈷價在1-2月份震盪上漲,3-4月急劇下滑,5-7月上旬整體緩慢上漲。但由於疫情影響海外鈷原料生產及運輸,鈷原料進口數據持續維持低位,而自7月下旬開始,以新能源汽車爲代表的需求端回暖,再加上“無鈷化”、“鈷收儲”等各類消息刺激,鈷價跌漲波動明顯。

今年國內碳酸鋰價格總體呈V型走勢,8、9、10三個月處於價格底部,11月份開始飆升,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大廠訂單處於飽和狀態。另據太平洋證券測算,今年3月至10月,碳酸鋰平均毛利潤一直處於負值區間。自11月起,該行業毛利才迎來轉正。

近年來,國內企業“全球掃礦”都較爲積極。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報告,目前剛果鈷礦石產量的40-50%都已被我國企業包攬;與此同時,中國還承接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鈷礦精煉。在今年,盛屯礦業、洛陽鉬業、贛鋒鋰業等依舊重金進行鈷礦、鋰礦投資。

與此同時,鎳、電解液、電解液溶劑、六氟磷酸鋰、銅箔、鋁箔、不鏽鋼等原材料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波動。

本網點評:需求回暖,供給偏緊,且目前價格仍處於歷史低位,多家機構預計後期鈷、鋰等原材料價格存在上行空間,或將開啓底部復甦。

跨界投資的潮起與潮落

在新能源汽車東風之下,近年來,從家電、房地產到互聯網,甚至保險、食品等行業,跨界造車熱潮一波接一波席捲而來。但今年在造車領域相對活躍的企業,僅剩恒大一家。

同時,還有很多跨界鋰電池及其關鍵材料領域的上市企業,目前也多已沉寂,多家企業鋰電池相關業務滯緩、停產、轉讓,甚至導致上市公司業績暴雷。

本網點評:在今年,雖然依舊有新的市場參與者進軍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但基本是實力雄厚的上市企業或集團公司,進入門檻不斷提升,競爭環境日趨嚴酷。

產業鏈企業的聯合與分拆

2020年,電池新能源產業還有兩個明顯的現象:一是“強強聯合”加快;二是“分拆上市”提速。

今年以來,豐田與比亞迪合資成立純電動車研發公司,吉利在與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聯合運營Smart品牌,長安汽車聯合華爲及寧德時代將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一汽與奧迪擬成立純電動車合資公司,孚能科技聯合廣汽量產“永不起火”電池,天合光能與鵬輝能源合資佈局鋰電池產業,豐田、億華通、一汽、東風等合資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多氟多擬聯合雲天化合資投建六氟磷酸鋰等項目,中化藍天與北化集團成立電解液合資公司,格林美擬與ECOPRO成立高鎳前驅體合資公司……從整車、電池到電池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強強聯合趨勢凸顯。

在分拆上市方面,就在12月15日,天能動力分拆天能股份科創板上市獲准註冊。除了天能動力,電池網統計發現,今年還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境內分拆上市意向或預案:廈門鎢業擬分拆廈鎢新能、東嶽集團擬分拆東嶽氫能、銅陵有色擬分拆銅冠銅箔、紫江企業擬分拆紫江新材、江蘇國泰擬分拆瑞泰新材、特銳德擬分拆特來電、美錦能源擬分拆飛馳汽車、生益科技擬分拆生益電子、格林美擬分拆江西格林美……目前已有多家被分拆主體IPO在途,爲做大做強電池新能源業務,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企業分拆上市。

本網點評:對外強強聯合抱團發展,對內支持優勢業務獨立,都是爲了更好地生存。電池新能源產業健康生態鏈的構建,已成爲共識。在資本市場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做時間的朋友、與價值同行。

競爭力品牌榜單的堅守與變遷

10月28日上午,在ABEC 2020 | 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峯論壇上,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在論壇上解讀了2020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發佈的背景及上榜企業歷年來的變化。

該競爭力品牌榜單于ABEC 2014(第2屆電池“達沃斯”)論壇上首次發佈,跟隨“ABEC”一年一度召開的節奏,每年都遴選鋰電池產業鏈各細分產業鏈上具備較強競爭力的10家公司對外公佈。該競爭力榜單沒有任何商業目的,旨在爲相關個人和機構獨立評價產業鏈企業提供參考,競爭力品牌榜單的調研和調查都堅守公平、獨立、透明的原則,不惟一規模、不惟一產能、不惟一體制。

關於歷年榜單的變化,吳輝認爲,一是隨着鋰電新能源行業逐步的市場化,機制非常靈活的企業競爭力日益提升;二是部分榜單企業(部分產品)逐步退出汽車動力電池市場,提前戰略轉型並聚焦細分市場;三是大量企業競爭力榜單企業積極擁抱資本市場,單獨上市,分拆上市;四是行業內企業數量急劇減少,部分細分領域十強榜單十分勉強;五是產業鏈企業活力仍然十足,仍然且將繼續有新企業入局。

本網點評:在電池新能源市場,自主品牌競爭力不斷增強是趨勢。同時,寡頭競爭格局也正日益顯現。正所謂,強者恆強,弱者出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