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3 日,《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舉辦的“突破週期 開闢增長——2020新增長大會”在京舉辦,數百位嘉賓齊聚現場,以全球視野、多元對話重新思考商業的本質和未來,助力企業重建增長信心。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江濤受邀作爲演講嘉賓加入這場商業思想盛會,並發表題爲《人工智能驅動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演講,探索 2020 破局增長之道。

後疫情時代,人工智能迎來四大機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民也隨之被進一步強推進數字生存時代。數字化趨勢已成爲顛覆性力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已成爲當下的必選項。

在大會上,江濤首先解讀了科大訊飛對時代變遷的洞察,他指出,人才、資金等資源在經濟危機中被釋放出來並重新組合,醞釀出新一輪經濟增長機會。疫情之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迎來場景牽引、數據支撐、技術驅動、資本助推四大機遇。他表示:“我們擁有無與倫比的應用場景,無論是個人的場景還是行業的場景,已經完全被激活了,未來隨着機制建設的不斷完善,整個中國在資本和產業的互動方面會形成越來越好的良性循環。”

科大訊飛作爲源頭技術創新型企業,一直致力於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不斷實現核心技術突破,爲應用落地奠定堅實的基礎。2012年,科大訊飛全球英文合成成績首次突破4.0分,超過人類說話水平;2015年,科大訊飛機器語音轉寫首次超過人類速記員; 2017年,醫考機器人首次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在SQuAD2.0機器閱讀理解權威評測中,訊飛打破榜單最好成績全球首次且兩項評測指標均超越人類平均水平。

江濤總結道:“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不斷迭代,而迭代的核心,就是場景。從數據、到算法、到應用的持續迭代,都是圍繞場景來進行的。 ”

核心技術迭代,驅動行業數字化轉型

如果說“解決社會剛需”是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的關鍵驅動力,那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則驅動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教育的傳統形式被數字化後,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創新助力師生減負增效,推動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育改革。2020年科大訊飛教育呈現翻倍式的逆勢增長,在課前、課中、課後、作業考試這些場景中,一方面以A.I.賦能老師和學生,創新助力師生減負增效,另一方面實現個性化的精準教學,讓因材施教成爲現實。去年安徽蚌埠引入科大訊飛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一年下來,老師的備課時間下降了33%,批改作業時間下降了67%。

而當醫療場景實現數字化,人工智能醫療的應用創新能力可助力基層醫療質量提升。如今,科大訊飛打造的智醫助理輔助診斷系統已輔助診斷7300餘萬餘次,服務5萬基層醫生;還構建了針對危重病、傳染病的閉環管理和自動預警體系。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也在不斷賦能應用創新,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A.I.+智能辦公可有效提高辦公效率,以審批爲例,通過A.I.助理智能提醒辦公審批效率提升65%;A.I.+中臺化,爲企業構建自主可控A.I.能力與數據底座,幫助企業擁有智能化場景生產力,應對快速變化的業務智能化需求。

科大訊飛去年年底開始使用的報賬機器人系統,發票審覈通過OCR技術可實現自動讀取票據信息、自動審覈、自動驗證,員工報銷票據時,只需拍照掃描就可實現報賬,整套流程運行下來,報銷時間由之前的平均15分鐘加快到現在的5分鐘,效果非常明顯。

數字化升級的終局,是智能化

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全面推動社會生活、生產方式向數字化轉型。那麼何爲真正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會上,江濤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爲:“數字化升級的終局是智能化,缺少A.I.的數字化升級,不是真正的數字化升級。”

江濤將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歸納爲電子化、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並介紹了每個階段的不同之處。他介紹:“智能化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A.I.等,實現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適應學習能力、以及行之有效的執行功能,可以把所有的環節中的腦力勞動知識和經驗沉澱下來,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每個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額外的價值。”

未來十年,將是屬於人工智能的新十年。A.I.賦能每個人推動轉型升級,未來比人類更強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新人類。科大訊飛將與生態夥伴一起,用人工智能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