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智能化趨勢將強化

一、全球碳中和目標堅定

碳中和爲長期目標,新能源車需加速助力。爲了完成《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全球多數國家已經明確了碳中和時間,基本設定爲 2050 年,碳中和目標堅定。中國預計於 2030 年前實現 碳達峯,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過渡時間僅 30 年,較發達國家更爲激進,意味着我們在節能減 排的力度上將會進一步加強。全球碳中和目標的設定,或將在加大新能源的利用上形成共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有望加速。

二、全球主要整車企業步伐更一致

各車企新能源車規劃明確時間明確,電動化共識基本達成。全球主要車企的新能源車投放時間目標比較一致,均以 2025 年和 2030 年爲時間節點。而在滲透率上,全球各車企目標基本保持在 2025 年 20%,2030 年 50%水平,步伐基本一致,電動化的共識基本達成。

三、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規劃目標保證高增長

2020 年 11 月 2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2025 年新能源車滲透率約 20%,估算 2025 年新能源車產銷量約 600 萬輛。行業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新能源車產銷量在 2021 年-2025 年期間,將可實現年均複合 36.9%的增長。

四、智能化有望成爲又一黃金賽道

ADAS 功能不斷升級,到 2025 年市場規模有望超 2000 億元,未來五年 CAGR 達 21.3%。根據各大車企車型產品分析,2015 年以前主要爲 L1/L0 級輔助駕駛,單車配套價值約 7000 元;2016 年逐步進入 L2 級別,目前 L2 及以下級別自動駕駛單車價值約爲 1.5 萬元左右;2020 年以後,隨着 5G 網絡的逐步普及,將正式進入 L3 級時代,L3 及以下單車配套價值約爲 2.5 萬元。根據蓋世汽車網測算,2020 年國內 ADAS 市場大約爲 844 億元,2025 年可達約 2250 億元左右,CAGR 達 21.3%。

智能座艙升級,到 2025 年市場規模或超 1000 億元,未來五年 CAGR 達 15.2%。中控、儀表產品不斷升級,單車價值由 5 年前的約 1000 元提升至現階段的約 4000 元,隨着 HUD、流媒體後視鏡等產品的不斷加配,單車價值或將提升到未來的約 8000 元。根據蓋世汽車網測算,2020年國內智能座艙市場規模約 560 億元,2025 年或可達 1030 億元,CAGR 達 15.2%。

三、造車新勢力崛起的蝶變

特斯拉自 2018 年起銷量大幅增長,2020 年全年銷量有望實現 50 萬輛。國內造車新勢力今年開始放量,銷量進入快速增長期。作爲新勢力的代表,特斯拉自 2018 年後銷量快速增長。2020年可以看作國內新勢力代表蔚來、小鵬、理想的放量元年,其未來前景可以期待。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汽車行業景氣度自今年 3 月開始 V 型反轉並持續至今;基於對 2021年國內經濟有望迎來“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組合,預計全年汽車產銷將實現近年來較高速的增長。電動化趨勢達成高度一致,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普及,基於此的智能化有望開拓另一條黃金賽道。

重點關注:1、與電動智能化產業鏈相關的龍頭企業;2、業績有望超預期的重卡企業。

長城汽車

1)國內 SUV 行業龍頭,持續研發投入。公司是國內 SUV 行業的龍頭企業,2019 年 SUV銷量國內第一,市場佔有率達 9.5%。在技術研發上,公司堅持採取“過度投入、精準研發”的策略,近年來公司的研發支出持續增長,研發中心佈局全球,研發業務圍繞關鍵零部件佈局全面。

2)基於新平臺,開啓 SUV 產品強週期。組織結構的大幅調整,迎接電動智能化時代。推出全新“檸檬+坦克”兩大全球智能模塊化技術平臺,模塊化平臺的推出有望縮短公司新車研發週期,提升研發效率,促進零部件通用化率,毛利率有望增長。公司核心動力系統全面升級,動力性經濟性進一步提升,年內量產配套新車型,增強公司產品競爭力。模塊化平臺配合全新升級動力系統,公司下半年迎來新產品週期,神車哈弗 H6 全新換代,大狗/白貓/坦克 300 全新上市,伴隨新平臺滲透率提升,公司有望開啓銷量與單車盈利雙升的強勁新產品週期。公司自有電動車及與寶馬合資電動車,在未來兩年均有望迎來較高速的增長。

3)皮卡滲透率有望提升,龍頭首先受益。長城汽車以皮卡起家,深耕皮卡市場,於 2019年上市長城炮彌補了國內高端乘用化皮卡的空白,皮卡銷量位居行業第一,市佔率達到將近50%。目前國內皮卡滲透率僅爲 2%,遠低於全球 6%~7%的水平。從需求端來看,皮卡需求有望受益於消費升級,對微卡、微型貨車進行替代;從乘用需求來看,皮卡有望成爲多用途車,拓展到一至三線城市消費人羣,滿足城市中收入較高人羣的戶外活動需求。預計皮卡行業 2025 年銷量有望達到 104 萬輛,滲透率約爲 3.6%。在皮卡行業滲透率提升的情況下,公司作爲皮卡行業的龍頭企業將首先受益。

比亞迪

1)電動智能化龍頭。公司業務高度垂直整合,唯一掌握三電、IGBT 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技術的車企。發佈刀片電池,並實現量產搭載在新上市車型“漢”上,安全性能及性價比提升明顯。同時,公司是國內唯一擁有 IGBT 完整產業鏈的整車企業,技術達到領先水平,打破海外壟斷。

2)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冠軍,主力車型漢、唐銷量發力,盈利水平提升:分車型看,漢、唐銷量表現強勁,新品漢於 7 月上市,9 月實現銷量 0.56 萬輛,環比增長 40%,Q3 總銷量爲1.08 萬輛,高配版本佔比較高。唐 DM 上市帶來新增需求,9 月唐家族實現銷量 5,085 輛,環比增長 211%,Q3 銷量共 8314 輛,環比增速翻番。漢和唐等主打產品的暢銷,將有利於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3)發佈全新升級插混平臺,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發佈全新升級插混平臺,分別爲 DM-p 和 DM-i 兩個版本。DM-p 沿用了三擎四驅或雙擎四驅平臺,提升了 BSG 電機和發動機的融合。DM-i 以節能爲主要特點,續航里程提高,油耗降低,成本進一步下降,產品競爭力提升。

德賽西威

1)汽車電子龍頭,基本面改善:公司是國內汽車電子領導者,業務由智能座艙向智能駕駛延伸。公司以車載娛樂系統、信息系統、空調控制器等產品起家,國內前裝導航市場份額超過20%。伴隨整車內部架構升級演進,公司業務升級跟進,目前主要業務以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車聯網爲主要核心業務。

2)營收環比增長,毛利率改善:2020 年 Q1-Q3 營收分別爲 11.5 億元、14.5 億元、17.0億元,營收逐季環比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4.2%、+14.4%、+33.5%。前三季度毛利率爲 22.9%,同比增加 0.16pct。費用管理方面,Q1-Q3 期間費用率爲 17.2%,同比下降 2.8pct,總體來看伴隨營收規模的增長,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3)業務進入回報期,貢獻增量:公司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新產品在多家核心客戶的衆多車型中配套供貨。多屏互動智能駕駛座艙產品已在理想、長安、奇瑞等車型上配套量產,大屏顯示模組已獲得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主機廠項目訂單,持續放量。

三花智控

1)製冷部件龍頭企業,各業務之間協同發展:公司成立三十年來一直專注於生產和研發熱冷轉換、智能控制的環境熱管理核心零部件。公司依託製冷技術的優勢,拓展了業務範圍,現有業務包括汽車空調及熱管理、微通道換熱器以及洗碗機零配件等業務等,有望協同發展。

2)汽零業務放量明顯,成長性確定:Q1-Q3 汽零業務實現營收 16.0 億元,同比增長 33.0%,其中 Q3 實現營收 6.5 億元,同比增長 48.0%,單季度實現高增長。核心客戶方面,特斯拉 Q3交付 13.9 萬輛,同比增長 44.0%;蔚來 Q3 實現銷量 12206 輛;上半年日系客戶破冰;大衆MEB 平臺產品開始放量;全年汽零業務營收增速有望實現高增長。在供應產品方面,公司逐漸轉向組件供應方式,積極推動模塊集成化項目,可以提升單車配套價值量,並且加強與主機廠的粘性,保持新能源熱管理領域的領先優勢。

3)公司傳統制冷業務市佔率第一,業績增長穩健:公司的主要閥類產品截止閥、四通換向閥、電子膨脹閥市佔率全球第一,分別達到 35%、66%和 58%。三花微通道因其特有的優勢,市佔率達到 45%,位居全球第一。我國洗碗機普及率較低,但是隨着人口老齡化以及年輕一代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普及率有望提升,給亞威科業務帶來較大的成長空間。

星宇股份

1)穩健成長的內資車燈龍頭,將繼續受益於行業競爭格局帶來的國產替代大空間。公司上市以來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年均 24.97%和 15.95%的穩健增長,快速成長爲內資車燈龍頭,成爲國內車燈“一超多強”之一。與外資車燈企業相比,星宇擁有成本優勢,在國內整車企業間競爭加劇的市場格局下,產品有望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2)主要客戶銷量強勢迴歸,公司出貨量增加:在上半年汽車行業銷量同比下滑的情況下,公司營收逆勢增長,主要原因在於核心客戶銷量回升。公司主要客戶爲一汽大衆和一汽豐田,這兩個客戶分別佔營收的 40%和 13%左右。其中一汽大衆上半年實現銷量 84.4 萬輛,奪得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冠軍,市場份額達到 11.0%;一汽豐田上半年實現銷量 34.7 萬輛,市場份額爲 4.5%。同時公司的第一款 ADB 大燈量產客戶紅旗於上半年實現銷量 7 萬輛,同比增長 110.7%的佳績。在主要客戶銷量回升的帶動下,公司營收同比增長 6.3%。

2)產品結構改善,毛利水平持續提升:上半年毛利率水平爲 24.9%,比去年同期提升 1.5個百分點。公司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主要在於:1)產品結構改善,技術壁壘高、毛利水平高的前照燈和後組合燈收入佔比提升;2)LED 大燈產品上量,車燈均價不斷提高,帶動毛利率水平提升;

3)客戶結構高端化,核心客戶逐漸由自主品牌(一汽、奇瑞等)升級至合資品牌(一汽大衆、一汽豐田和奧迪等),還新增了北京奔馳、寶馬、捷豹路虎、沃爾沃等豪華車客戶。客戶結構高端化也有助於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