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右手被轧​断,断面不齐,血肉模糊……医生在不足1毫米的方寸之间“作战”,这是一场十分艰难而又没有十足把握的“战斗”……近日,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过医生3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患者霍某断开的右手得以接活。

在工厂干活时整个右手被轧断

霍某是泊头市交河镇人,在东光县一家工厂上班。12月16日10时许,他在工厂干活时,不小心被折弯机轧到了右手。他的右手顿时断开,掉到了地上,手腕处涌出了大量鲜血。

意外发生后,霍某的同事赶紧为他进行了简单包扎,又找来塑料袋,将他掉在地上的手包裹起来,并驾车把他送到当地医院。

因霍某病情严重,救治难度极高,当地医院只能为他做了一些简单的清创、止血、包扎。随后,霍某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被送到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当天11时许,霍某来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显微外科。此时,霍某脸色苍白,处于休克状态,右手还在流血。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显微外科主任医师丁明斌发现,霍某手腕的断开处露出了一些碎骨及肌腱血管,创面污染重,离断的右手变得很苍白。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将霍某离断的右手放到冰箱进行恒温冷藏。

肢体离断后最佳抢救时间是6小时至8小时以内,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虽然意外发生才一个多小时,但是霍某的伤情非常严重,而且完整的右手对于年仅45岁的他来说非常重要。

这次救治异常艰难……

3个多小时成功再植断手

情况危急,丁明斌立即召集骨干团队进行紧急会诊,并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制定了手腕部再植手术方案。与此同时,麻醉科、输血科、影像科等科室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来。大家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完善相关术前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当天11时50分,霍某被送入手术室。

人体腕部共有25根肌腱,还有10多根神经及动静脉血管。手术需要先固定骨头断端,再将每根肌腱、神经、血管进行吻合。

手术中,医生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清创、修整、用钢针对断腕进行固定……

霍某被轧断的手腕,断面并不整齐,手部神经、血管又十分纤细,所用的缝合线直径只有0.02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很多,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楚。医生借助显微镜,将患者伤处放大十几倍,在不足1毫米的区域里“穿针引线”。

患者手腕血管损伤严重,缺失较多,必须取他处血管进行桥接。医生的每个动作都要精细小心,因为每一针每一线,都关乎伤者右手的存活情况。

手术中,每一名医护人员的神经都紧绷着。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手术的难点也被一个个攻克。

当天15时30分许,这台历时3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患者的右手被成功再植。

术后,霍某的伤势恢复良好,目前仍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苏少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