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數年裏,我參加過幾十次發佈會,但只參加過兩次內測會,因爲車的各項模具一旦定型,再想改變很費財費力,內測的意義也正是由業內媒體、車手、專家等挑問題提出改變的過程,所以極少有廠家在量產前舉辦內測活動。

我爲數不多的內測經歷,都是來自一個廠家——臺榮,這一次,它又即將誕生一款新品,而這款產品因爲國內的不常見又有很足的分量。

有內測會就不同廠家測試了嗎?並不是,廠家會有專門車手去測試車輛的質量,但因爲廠家的車手每天都在和自家的產品打交道,很少和它的競品或者更高級的產品溝通,所以這時候需要經常駕駛不同車輛的人來提出意見。

臺榮探路者內測實拍

2018年末,臺榮舉辦了探路者的內測會,邀請測試者們提出意見讓探路者變得更完美。臺榮這一次內測會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

臺榮開拓者首次亮相

相同的是目標同樣爲了聽取大家的整改意見,讓車更完美,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是研發數年的開拓者,從第一次亮相到今天已經一年多時間,我們曾認爲當時已經很接近量產狀態,或許在今年就將投產。

但臺榮對這款車又細化了很長時間,這次又邀請媒體衆測再一次提出意見,足以可見臺榮對這款產品的重視,也是臺榮人希望自身產品品質更上層樓的表現。

在初次帶大家瞭解臺榮開拓者之前需要說明的是,這款車仍然處於測試階段,許多外觀、硬件設計和工況並不代表量產狀態。

靜態部分

臺榮 開拓者原地聲浪

動態部分

開拓者所搭載的發動機是臺榮第二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因爲還在調試階段,廠家暫時沒有公佈具體的排量和動力參數,只知道這臺水冷單缸機排量在350cc左右。

這款發動機是在探路者發動機基礎上升級而來,本以爲只是進行了優化,但實際感覺帶來了驚喜。初段的動力和探路者差別非常大,起步第一把油門感到很強的低扭,從0-60km/h提速過程中的加速勁頭不輸很多運動踏板,甚至可以和部分小鋼炮並齊。

從60-100km/h的提速也不覺得疲軟,時速表一直在飛速的變換數字,個人認爲在城市中超車和高速行駛完全夠用,直到時速表變成三位數之後,才慢慢感覺加速勁頭回歸常態。

這一次對發動機散熱控制也更到位,記得在測試探路者時,同樣的氣溫激烈駕駛後水溫漲了很多,這款開拓者在我們激烈跑了近半個小時山路,水溫還是正常,而且每輛測試車都一樣。

長達70多公里的體驗路段中,有二十多公里是在城市,這一部分我更着重去體驗車子的騎行三角方面。雖然它的尺寸沒有探路者大,但爲駕駛者留出了很多空間。

而且爲了適應不同人羣,臺榮爲這款車設計了高、低兩個坐墊,在分別體驗過後, 我們認爲高坐墊擁有更舒適的騎行三角,半個多小時的城市途中,身體沒有很疲憊,而低坐墊有些改變身高160cm以上的駕駛者手臂的角度,長時間容易疲憊,個人猜測低坐墊版或許不會大批量生產。

對這款車臺榮也做了很多輕量化處理,讓重心保持平衡的同時駕駛起來更輕盈, 個人猜測車重在160kg左右。事實也的確如此,彎道不斷的山路里,傾倒開拓者並不需要很大力氣,對它熟悉了之後連續S彎做翻身也成爲簡單的事。

儲備充足的動力+夠用的剎車+支撐力夠足的避震讓開拓者在山路里成爲很有彎道樂趣的踏板車,但美中不足的是避震在山路性能雖好,但在城市中遇到起伏路面和不平整路面時不是那麼舒適,這也是很多運動車型犧牲的屬性。對此,廠家得到反饋後也會進行更均衡的調校。

這次試駕體驗活動中還有一點能感受到廠家態度的是,臺榮董事長張德祥先生也加入到了全程的騎行隊伍中,與各位媒體和車手共同感受和發現問題,這在行業中並不常見。

綜合體驗來講,開拓者雖然已經很接近量產標準,但還是有一些要做提升和改變的細化部分,例如震動、排氣聲浪、外觀覆蓋件細節等等。

臺榮董事長——張德祥先生主持會議

在道路體驗結束後,臺榮董事長——張德祥先生和開拓者的各研發部門領導與媒體們進行了兩個多小時探討,詳細記錄了大家提出開拓者需要進一步升級的方面,並儘快落實到工作中,讓這款車的各項品質更升一級。

臺榮兩次內測會,我感受的不只是車,更多是感受廠家的態度。哪個廠家都想讓產品早一點上市,早一點盈利,有些廠家爲了提前佔市場,最先銷售的車可能並不是經過深度升級的最終版,這就導致很多車主成爲大家口中的小白鼠。

顯然,臺榮並不是這樣的廠家,雖然做整車起步晚但對產品的專注態度並不亞於老品牌,對開拓者花費這麼長時間的升級,我想廠家爲的不僅是盈利。這一次內測會對開拓者並不簡單,因爲臺榮還會對它再進行數個月的升級,直到明年開春或許才能迎來它的正式量產版,並且廠家透露,開拓者的售價會很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