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家老牌家電企業邁出混改重要一步!引入航運物流企業爲戰投

“無論此次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哪家企業,只要是變成無實際控制人的公司,這場改革都是有意義的。”

繼格力電器之後,又一家老牌上市家電企業在混改上邁出重要一步。

12月24日晚間,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視像、海信家電對外公告了海信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進展,接到控股股東海信電子控股通知,經過青島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和競爭性談判,確定青島新豐爲本次成功徵集的戰略投資者。

青島新豐以現金37.5億元對海信電子控股進行增資,加上原先持有的股份,此次增資擴股完成後,青島新豐與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海信電子控股總股本的27%。同時,海信電子控股變爲無實際控制人,海信集團公司將不再是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的控股股東,海信視像、海信家電變爲無實際控制人。

引入航運物流企業

今年5月底,海信視像、海信家電公告稱,公司接到海信集團轉來的青島市國資委通知,《海信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已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混改的主體爲海信家電和海信視像的大股東海信電子控股,具體方式是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增發4150萬股(約佔17.2%股權比例),引入戰略投資者。

12月22日,海信電子控股本次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項目經過青島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和競爭性談判,確定青島新豐爲本次成功徵集的戰略投資者,海信電子控股已與青島新豐簽署了增資協議。

青島新豐與海信之間的關係緊密。在此次增資擴股之前,青島新豐便持有海信電子控股8.64%股份,此外,海豐航運也持有海信電子控股3.19%股份。

公告顯示,青島新豐實際控制人楊紹鵬爲海豐國際的實際控制人,控制海豐國際51.74%的權益。海豐是一家航運物流企業,其主要業務佈局在亞洲區域內,並開始向非洲等亞洲區域外市場加大拓展業務力度。目前海豐共經營70條貿易航線,覆蓋13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主要港口,在9個國家與物流及生產企業或者當地港口、碼頭設施經營者合作設立超過35家合資公司。

近年來,業務出海是海信發展的重點。海信視像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信視像產品銷量在美國市場增長142%,加拿大增長69%,迪拜增長74%,墨西哥增長35%。在佔有率方面,美國同比提升5.6個百分點,墨西哥同比提升6.7個百分點,加拿大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

海信家電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境外收入66.83億元,同比增長5.52%,佔營收比重爲33.42%。

青島新豐在公告中表示,海豐在國際航運、倉儲、物流服務方面的資源能夠助力海信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幫助海信處理好當地的公共關係,以及引進海外技術、產品和人才,開拓海外的政府市場和企業客戶市場,具有很好的產業協同效應。

不過,在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看來,青島新豐對海信來說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對象,其與海信的產業關聯性很弱。劉步塵稱,很少看到有企業會因爲物流運輸環節跟不上,而無法發展國際化的,此次引入的戰投對海信助力主要表現在物流這一環節,但對海信的產品表現、平臺形象的改善等作用都是有限度的。

上市公司將無實際控制人

相比產業協同,此次混改更大的意義在於對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影響。

此次增發後,海信電子控股無任何單一股東(含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超過30%或可以控制海信電子控股超過30%表決權。海信集團公司不再爲海信電子控股的控股股東,也將不再爲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的間接控股股東。海信電子控股變爲無實際控制人,從而導致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由青島市國資委實際控制變爲無實際控制人。

董事會方面,海信電子控股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其中海信集團公司推薦兩名董事候選人,戰略投資者青島新豐及上海海豐推薦兩名董事候選人,董事會過半數推薦一名獨立董事候選人,其餘四名董事候選人由各股東組成的籌備組推選,或從現任經營管理骨幹優秀成員中推選。

劉步塵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無論此次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哪家企業,只要是變成無實際控制人的公司,這場改革都是有意義的。變爲無實際控制人之後,企業體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企業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的決策權擴大,能夠激發企業管理層的能動性和積極性,這對企業本身發展是有好處的。

近年來,傳統的家電企業本就因市場整體需求趨於飽和、競爭加大而面臨整體下行的壓力,疫情的衝擊更是讓轉型迫在眉睫。圍觀一些老牌家電企業的轉型過程,大多都在股權結構和公司管理機制方面採取了行動。

去年,格力集團將持有的格力電器15%股權轉讓給高瓴資本,格力電器由此從國有控股轉變爲無實際控制人,這場股權轉讓一度被評爲“混改標杆”。

近期,海爾智家私有化海爾電器,正式登陸港股,完成整體上市,解決了長期以來兩家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管理內耗、成本支出等各種問題。

針對海信混改一事,長江證券此前分析稱,歷史上因股權結構原因,與其他民營家電企業相比,海信家電鮮少推進股權激勵等治理優化舉措,而參考格力混改後的回購與激勵計劃,其認爲後續若混改成功,公司治理改善可期。長江證券認爲,若海信電子控股本次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成功完成,後續公司治理改善較爲確定,此外與戰略投資者的業務協同可期,這均將帶動公司估值逐步修復。

不過從目前來看,海信家電和海信視像的估值均不足200億元。劉步塵稱,從行業實際情況來看,電視企業的盈利能力很差,資本市場難以給出高估值,最近幾年海信視像轉型的重要目的就是逐步弱化其電視標籤,隨着混改落地,接下來就看海信能不能把其主推的激光電視發展好,在電視之外,能不能培育起來其他的視像相關產業,真正揭掉電視的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