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隨着《盜墓筆記》的大火,盜墓類的小說和影視劇開始逐漸增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許多盜墓類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棺中的死者嘴中往往都含着一樣東西。

這是一種什麼習俗呢?原來,死者口中含着的東西被稱之爲“口含”,又叫做口琀或者飯含。

這種習俗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當時的人們物資匱乏,沒有那麼多的物件,人們只是往死去的人嘴裏放入貝殼。比如商代,入殮前死者含貝已經成爲一種正式的禮儀制度

周朝和商朝不同,人們往往用玉石作爲口含。只不過在當時只有那些達官顯貴,纔有財力爲自己的親人準備玉石這種珍貴的陪葬品,平頭老百姓們的口含物,一般都是用糧食作爲替代。這也是民間將口含稱之爲“飯含”的原因。

到了戰國時代,口含玉石的形制也變得越來越講究了,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漢八刀”玉蟬。

漢八刀是我國古代玉雕的一種技法,雖然它並不只用於雕刻口含的玉蟬,但現在留存於世的“漢八刀”玉器中,用於口含的玉蟬無疑是最多的,因此,大多數時候人們會將這種玉蟬被稱之爲“唅蟬”。

有學者認爲,從戰國起就開始流行的玉蟬技法,雖然名爲“漢八刀”,但其實和漢朝關係本身不大,它其實是“琀背刀”的誤傳。蟬這種昆蟲,會從地下鑽出飛向天空,人們選用蟬形口含,也是寄託了他們對於死者的祝福,希望他們能夠像蟬一樣,死後靈魂得以安然昇天。

從戰國到秦漢,唅蟬一直都是墓葬中最常見的口含。而除了口含外,同一時期的殯葬用玉器(即所謂的“葬玉”)還有一種叫做“握豚”,也是一種用玉器雕刻而成的製品,外形有點像豬,會被放在死者手中,用來代表對方生前的財富,也有着不空手而歸的寓意。

不過,漢代之後墓葬中“葬玉”的數量開始急劇減少,漢代的墓葬中經常能發現動輒成百上千的葬玉,甚至出現了包裹全身的金縷玉衣。而唐朝之後,就只能在墓穴中找到零星的幾件玉器,等到唐僖宗時期更是隻能用琉璃替代玉石。

因此,中晚唐時期像玉質的口含也出現的比較少了,但貴族和皇室依舊沒有放棄口含這種習俗。比如慈禧太后下葬時,就在嘴裏含着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只不過這顆夜明珠也被東陵大盜孫殿英盜走,再也不見蹤跡。

至於口含這一習俗出現的原因,人們也是衆說紛紜有人認爲之所以要在死者口中放上東西,是爲了“壓舌”只要嘴裏含着東西,死者在死後見了閻王爺就不會亂說話,也就不會“禍從口出”。

也有一種說法覺得,這些嘴裏的東西其實是用來收買陰間接引小鬼的買路錢,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嘛,有了這筆買路錢,死者就不會受到欺負。這些“怪力亂神”的說法雖然聽起來神乎其神,但其實做不得數。

比較符合常理的說法有兩個。第一種說法認爲,這種習俗,其實是爲了給死者的面部做美容。

古代人醫療條件差,許多人病死前也是飽受病痛折磨,因此不僅面目猙獰還瘦骨嶙峋,一些得大病去世的人,面部皮膚甚至可能會有嚴重的凹陷。爲了讓這些死者的表情神態不那麼痛苦,人們在他們嘴裏放上東西,可以把面部撐起來一些。這對於死者而言,也是一種尊重。

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我國古代死者下葬除了要先放入口含外,還會在眼睛上方蓋上玉片或者其他東西,發展到極致,就變成了漢代皇帝殮葬的標配:金縷玉衣。

這種習俗不僅中國有,像古希臘、古羅馬也都有類似的習慣,只不過他們用的是錢幣。這其實也是爲了蓋住死者的眼睛,因爲有許多橫死的人是閉不上眼睛的,只有遮擋一下,才能讓屍體看上去不那麼恐怖。

至於另一種說法則與屍體的保存技術有關。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意識到硃砂、水銀以及部分草藥能夠有效防腐,爲了保存屍體,人們會在給死者下葬前將屍體浸泡在這些特殊液體當中。

這種屍體防腐的處理方式,從周朝就開始出現,比如周朝王室專門負責祭祀的官員名叫“小宗伯”,他除了負責祭祀外,還負責屍體的防腐,他手底下“鬱人”和“裸人”這兩種差役就是專門給死者沐浴的。

“鬱人”和“裸人”一般用黑黍釀酒,在沐浴過程中,黑黍酒裏的酒精成分能夠給屍體消毒,同時尚未揮發的酒精還可以加速棺中氧氣的消耗,減少好氧菌的存活。比如保存完好的馬王堆女屍,就曾經經過水銀和酒精的浸泡處理。

在處理過程中,爲了防止處理液滲入屍體,必須要進行屍體密封,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古代有所謂“九竅用玉”的說法,除了前面我們說的口含外,眼睛、鼻子、耳朵乃至下體都要堵上玉器。

雖然有些重口味,但不得不說古人雖然並不懂得屍體腐爛的機制,但這種方式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