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車·車先知

作者 | 熊飛

編輯 | 馬良

提問:“汽車發動機排量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提升動力輸出呢?”,相信很多人給我的答案是“裝個渦輪”。的確,加裝渦輪增壓器是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解決方法,但是你們忽略了一點,其實還有一種叫做機械增壓器的東西也能幫助發動機提升動力,同樣是很不錯的選擇...

很多人都知道渦輪增壓,因爲現在路上跑的50%以上的汽車都有一顆渦輪增壓器,但是渦輪增壓在機械增壓的面前也只能算是個弟弟。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一點就是渦輪增壓引擎即便是再優化也無法做到像機械增壓器引擎那樣線性的動力輸出。現在很多人都被信息誤導,覺得渦輪介入的一瞬間有推背感是好事兒,但實際上只是動力爆發的過於肆意,也就是不可控,這就顯得不夠沉穩、不夠高級。

而機械增壓的優勢就在於提升發動機動力的同時,做到動力輸出平順可控。關鍵點就在於機械增壓都是通過發動機獲得動力,簡單的說就是通過發動機曲軸帶動皮帶,皮帶再帶動機械增壓器轉動,從而壓縮空氣進入發動機,從而獲得動力上的提升。

汽車的低扭好不好往往是判定一臺車好不好開的重要依據,不知道你發沒發現,很多主機廠在宣傳自己的渦輪增壓車型時,都會提到扭矩平臺這個詞語,說的就是發動機最大扭矩的轉速區間,優秀一點的渦輪增壓車型已經能在引擎1250轉的時候爆發最大扭矩了,這是不錯的技術進步,但是相對於機械增壓來說,你只需要調整增壓器的轉速比,就能在800轉獲得不錯的增壓值,並且這個增壓值還能隨着引擎轉速的提升而提升。

除了動力輸出的平順以及扭矩平臺爆發更早之外,機械增壓還有壽命長的有點。或許很多人買了渦輪增壓的車子都不知道渦輪也是需要保養的,而這個保養週期一般是4萬公里左右,那爲什麼要保養呢?

玩兒改裝的朋友都會提到渦輪壓力值幾個Bar之類的詞語,渦輪使用的壓力值越高,壽命自然就會更短,很多性能車出廠甚至就在1.0個Bar,相當於一個大氣壓的壓力,刷寫過程序的甚至更高。經常處於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渦輪自然需要保養,而反觀機械增壓器的工作環境就很舒適了。

其實增壓器的價格並不便宜,我同事的奔馳就是因爲渦輪增壓器壞了,花了兩萬多,所以一個穩定輸出又皮實耐用的增壓器能省錢。另外,無論是機械增壓器還是渦輪增壓器提升發動機的動力的原理都是強制進氣法,把空氣壓縮進發動機缸體,這就存在一個進氣端冷卻壓縮空氣的問題。

更低溫度的壓縮空氣能夠提升氧氣含量,所以每個增壓器都包含一套中冷器,因爲機械增壓器壓縮之後的空氣溫度相比渦輪要低,所以中冷器體積也比較小。

既然機械增壓器有這麼多的優點,爲什麼現在的汽車上我們更多的是看到渦輪增壓器呢?這就要從我們的國情來聊了,首先我們國家對於汽車的排放標準要求很高,這不僅是指尾氣標準,同時也限定了油耗,所以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主機廠推出1.5T甚至是更小排量的發動機,之前也說了機械增壓器是通過發動機帶動的,所以需要犧牲一部分發動機的自身功率,不太適合本身排量小的發動機,比如2.0L及以下對於機械增壓器來說都是排量小。

追求熱效率目前很多主機廠宣傳發動機技術的一個方向,由於機械增壓器的運轉本身需要消耗一部分發動機的功率,所以熱效率並不高。而渦輪增壓的車子是利用廢氣驅動增壓器,能源利用更加高效,因此現在很多小排量車型都會使用渦輪增壓。

有着基礎排量的限制,機械增壓就顯得不是很親民,往往都是3.0升以上的引擎才配擁有一套機械增壓器,或者說往往只有大排量發動機才能發揮出機械增壓器的效果。而排量越大,在中國繳納的消費稅就越高,所以這就是國情限制了機械增壓的發展。

此外,機械增壓的製造成本是很高的,以雙螺桿機械增壓器爲例,內部兩個具有錐度的螺桿需要相當高的加工精度,這樣纔不會在高速運轉時產生氣體之間的相互干涉,提高壓縮空氣的效率。而離心式機械增壓器的內部葉輪也是有特定弧度的,葉片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決定了增壓器的售價。一般像是有品牌的機械增壓器售價是很昂貴的,而渦輪增壓器則會便宜一些,這僅僅是指民用車上的配置。

有基礎排量限制、增壓器工作效率並不高、造價昂貴這三點導致機械增壓器現在沒能流行起來,但是我們還是能在一些高端車型上見到它的身影,不是它不好,只是以性價比和油耗聊車的時代,機械增壓器一直沒有用武之地。不過我們還是能在一些高端車型上見到機械增壓器的使用,比如奧迪的A6 Allroad、路虎攬勝、紅旗H9等等。

紅旗H9作爲自主品牌在行政級轎車市場向上突破的重磅產品,高配車型選擇使用了機械增壓器,相比2.0T的入門車型在動力呈現上區別明顯,這類行政級轎車最注重的就是沉穩,並且還要有足夠的動力儲備,機增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而路虎攬勝、奧迪A6 Allroad這種偏向自駕遊或者越野穿越的這類車型更加註重引擎的運轉品質和耐用度,渦輪增壓器收到環境的影響相比機械增壓器要大一些,所以很多普拉多、陸巡車主在選擇動力升級的時候會首要考慮上機械增壓器,不僅在高原適應性好,同時在應付越野路段時,較低的發動機轉速就能迸發不錯的扭矩,同時線性的扭矩曲線也能讓車手在控車上更加容易。

在汽車賽事上,機械增壓依舊能與渦輪增壓同場競技,甚至有些特殊賽事中機械增壓的使用率還要高一些,比如美國的使用硝基甲烷作爲燃料的瘋狂直線加速賽,你能看到他們的賽車引擎上方都立着一個很大的機械增壓器。

在近乎瘋狂的加速賽車上使用機械增壓器主要訴求就是低速扭矩的爆發和更加線性的動力輸出,在跑完400米僅需5秒左右的超級直線賽車上,機械增壓的可控性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最後說,機械增壓固然有很多優勢,但是因爲目前都是小排量的市場,再加上增壓器的效率不高,使用成本高所以不能普及,但這並不是代表機械增壓不好,國外很多直線加速賽還在用機械增壓,這是對機增相當的肯定,只是如今日益嚴苛的環保規則,讓機增遠離公衆視野。但是在改裝圈子裏,機械增壓還是有着不錯的市場,很多越野車用戶都是機增的重視用戶,另外還有很多以日常使用爲第一訴求的改裝車用戶,也會選擇機械增壓升級動力,所以有錢的話還是選擇機械增壓的車型更顯尊貴,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