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國存在城鄉貧富差距,以及東西部地區、南北方向的經濟發展差距,所以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的人員,要往經濟發達地區去謀生存和發展。而一到春節長假之前,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就要返鄉過年,這就形成了某一時段數億人口的集中大遷徙。而往年的農民工返鄉潮,是在春節前一個月開啓。但是,今年農民工返鄉潮離開春節還有二三個月就提前到來了。

對此,一些人感到奇怪,農民工收入現在也算不錯,在工地上一天也三五百元可以賺。就算是在工廠打工,平時主動多加加班,也有六七千元工資,再外加年終獎收入。農民工們放着這幾個月賺錢的機會不做,爲什麼要提前返鄉呢?更何況,今年上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農民工一直呆在家裏,也沒怎麼出來賺錢,現在要是再提前返鄉過節,那這一年不是沒賺什麼錢了嗎?

實際上,這些人的疑惑是沒有錯的,本來農民工羣體因爲今年上半年出現疫情,也沒怎麼工作,如果再在年底前急着返鄉,那一年只工作了四五個月的時間,那還怎麼賺到錢?農民工們的舉動確實讓外人感到意外。不過,如果你親臨現場與返鄉農民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那麼,農民工提前返鄉的原因就會找到。

第一,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今年由於經濟不景氣,工作不好找,這是客觀因素。先說工地上的農民工,各地房地產投資腳步放緩,使得農民工的工作不好找。之前開發商們不顧一切的拿地建房,農民工纔有活幹,現在開發商受制於融資“三道紅線”,拿地建房的速度明顯放緩了,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只能提前回家。此外,國內外貿出口形勢也不好,由於人民幣升值過快,生產企業出口競爭力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能少招人,甚至不招人,有的企業因爲接不到訂單,只能發放基本生活費。而對於農民工來說,待在城市裏面,這點生活費是不夠的,還不是早點回過年算了。

第二,北方地區的“停工令”及天氣原因

本來今年1-5月,受到疫情的影響,農民工只能待在家裏。等到疫情過去,農民工們都出來上班了,沒做幾個月,又趕上北方地區的冬季“停工令”。停工令主要有二層含義:一個是北方地區霧霾嚴重,每年冬天就要出來肆虐,這主要是工地揚塵、工廠排煙、汽車尾氣排放等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工地項目建設必然會被叫停。另一方面,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也確實不適宜農民工在戶外進行長時間作業。而一旦各地推出了“停工令”,工地項目只能暫停到明年春節。此時,農民工又臨近春節之前,無工可打,只能大量返鄉過春節。

第三,提前返鄉回家,避開人流潮。

如果你在春節前幾周購買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等,都是非常難買,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會有一部分人買不到車票,只能在異地過年。而今年經濟開始又不好,工作不好找,農民工們就想提前一些回家過年。再說,除了早點回去陪陪家人之外,農民工們還在想,既然城裏工作不好找,不如回到家鄉看看有什麼發展和工作機會,現在農村經濟發展也不錯,並不一定要背井離鄉出來打工,也未必賺得到錢。

實際上,如果現在有大把工作機會和收入等着農民工,我想農民工們是不願意提前回鄉的,主要還是國內經濟不景氣,工作實在難找,留在城裏生活成本高,不如早點回鄉過春節,雖然2020年也沒讓農民工賺到什麼錢,但現在家人團聚在一起,也是覺得蠻幸福的。現在家鄉經濟發展也不錯了,以後看看還有什麼賺錢機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