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經濟差距正在逐步被拉大,連樓市都沒能逃過?

數據顯示,2012-2019年,北方經濟佔全國比重已從42.9%下降至35.4%,同時南方經濟總量比重逐年上漲。2019年南北經濟總量差距擴大至29%,人均GDP差距也從0.97增加到1.30。其中,在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各大城市GDP總量前十中,北方僅剩北京一座城市。

除經濟差距外,南北樓市也出現嚴重失衡。據貝殼研究院公開的《2020年貝殼研究院樓市榜單盤點: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顯示,今年全國二手房交易金額創新高,高達7.3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1%,創2015年以來最大值,但區域分化非常明顯。

從榜單數據可知,房價下跌以北方城市爲主,在房價跌幅前十城市中,北方佔8席,只有貴陽、中山是南方城市。其中廊坊以8.4%的跌幅居於榜首,青島、濟南緊隨其後,分別下跌3.8%、3.4%。值得一提的是,廊坊房價下跌是由於此前價格虛高,加上廊坊新房供應量增加,二手房價下降自然無法避免。

相比之下,南方城市二手房市場卻持續火熱,目前深圳二手房成交均價達到68170元/㎡,位居全國第一,北京緊隨其後,成交均價爲60294/㎡。

那麼是什麼導致南北方樓市失衡呢?

南北人口流動差異

整體來看,我國人口流動呈現“南入北出”局面。

數據顯示,2010 年-2015 年,南方流入北方人口占人口流動總數比重由9.7%降至 7.8%;同年北方流入南方人口比重則由 8.0%穩步上升至14.0%。2019年人口淨流入排名前五的地方分別是浙江、廣東、新疆、重慶和福建,分別淨流入84.1萬人、82.61萬人、27.15萬人、13.47萬人和5.1萬人。其中 4 個均爲南方地區。南方大部分省份均實現人口淨流入,而北方省份多表現爲人口淨流出。

人口流動主要與城市經濟發展有關。近些年來,南方城市經濟發展動力要明顯高於北方城市,高新產業發展突出,因此吸引衆多勞動人口。人口大量湧入,南方城市房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除此之外,居住條件也是影響南北方房價差異的原因之一。以發展重工業爲主的北方城市,霧霾天氣嚴重,居住環境明顯比不上其他沿海南方城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