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養老金缺口逐漸顯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占人口總數的18.1%。預計到“十四五”末,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屆時中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總數不斷增長,養老金缺口顯現。

根據人社部數據,2019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56083億元,支出51897億元,養老金收支缺口高達4186億,並且我國養老金已連續七年收不抵支。這主要是因爲目前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老化,養老保險領取人數顯著增長,同時繳納人數卻持續下降。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特殊背景下,經濟發展不景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較低,使得收入小於支出。

爲了應對養老金缺口問題,國家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以中央調劑爲例,隨着中國老齡化的加速,中央對保險基金的調劑規模逐漸加大。據人社部發布的通知,2020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4%,加大對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有關“延遲退休”政策在《十四五規劃》中,由“研究”變成“實施”,也就是說延遲退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一來可以增加養老保險的繳納年限,增加收入,二來能夠緩解領取養老金人口的增長速度,減少支出。一增一減是最能直接解決養老金缺口的問題。

除了中央調劑和延遲退休者兩個措施之外,近日又有專家指出另一條路。據新聞報道,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佈式上,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提出可以通過劃撥部分比例的土地出讓金給社會保障基金,以此來增加養老資金儲備。

簡單點來說,就是將各大城市的賣地收入劃撥部分給養老基金。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50大城市賣地收入共達到4.41萬億,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19.33%,再次創下歷史紀錄,其中,僅杭州一個城市2019年賣地收入就高達2836億。

雖然賣地收入多,但是包括城市建設和公共設施等支出也不少。一旦聽取專家建議,將賣地收入劃撥部分給養老金,那麼各地很有可能會出現加大賣地力度,增加收入或是減少城市建設支出等結果。

所以說,想要動房地產這塊“大蛋糕”,還是需要點時間。對於養老金缺口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