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词语战略

《鹿鼎记》金庸的经典作品,IP中的大IP。

同时拥有着七个老婆的韦小宝一生大起大落,一路打怪升级,屡次遭遇危险但总能凭借自己的机智逢凶化吉: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妥妥的爽剧男主。

但新版《鹿鼎记》简直刷新了豆瓣评分的最低值,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更有观众点评:为何最低仅能打2分!看来2分的底限都拦不住观众的怒火。

说实话,新版《鹿鼎记》差吗?

差是真差!

到底为什么这么差?

1张一山真的不行吗?

有一说一,从“贱人余”的塑造来看,张一山的气质和韦小宝是比较贴近的。加上韦小宝这一角色和张一山之前演绎的角色还是有些相似的,但是前辈珠玉在前,张一山压力还是不小的。

从演技上来看,张一山虽然不是顶级流量明星,但是从来不缺流量和热度。

他当年凭借《家有儿女》中的调皮可爱的刘星火遍全国,张一山继童星后又凭借《余罪》成功转型为实力派演员,他的演技绝对让大家都放心的,看他的戏不用担心出戏。

但张一山过于卡通化的演绎毁了自已也毁了这部金庸经典之作。

从开篇的说书情节开始,瞪眼、假笑、摇头晃脑,加上夸张的肢体语言,一下就把受众群体拉下了好几个年龄层。

更有网友吐槽:自己看的要吐,家里孩子却看上瘾了!

一时间用力过猛、表情浮夸,这些往往送给那些没有演技小鲜肉的评价如今也送给了张一山。

只能说大shan人张一山,提醒了我们去看陈小春的《鹿鼎记》。

《鹿鼎记》被翻拍过6版,梁朝伟、周星驰、陈小春、张卫健、黄晓明都饰演过主角韦小宝。

其中,黄晓明饰演的韦小宝,被称为“史上最油腻”的一版。

讲真!这张图做首图都不为过!

在张一山的衬托下,被观众称为最油腻版本的黄晓明也被夸奖了。估计黄教主也没想到,自己还有翻身的一天。

而最经典的版本莫过于陈小春饰演的韦小宝。

由于陈小春从小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对这一类人物如何饰演颇有心得,他本人也是自带痞子气场,在形象上也算比较接近。

为了演好韦小宝,他专门向周星驰请教了心得体会。他按照周星驰给出的“鬼、玩、痴”这三个特色进行发挥,再加入了他特有的“古惑仔”气质,让韦小宝整个形象鲜明起来。

也正是这样一个态度,呈现出了最好的一版《鹿鼎记》。

相对于陈小春饰演的聪明机灵,讲义气的韦小宝,张一山这种角色,估计第三集就会被陈小春毒死。

2真正被阉的是《鹿鼎记》!

韦小宝没被阉,《鹿鼎记》却挨了导演狠狠的一刀!

从第一集开始,剧情就仿佛坐上了火箭一般仓促。

与茅十八的相遇缩短到5分钟,随即进京、被带到宫里、与康熙相遇,浓缩到了20分钟

连弹幕都在吐槽:这剧情也太快了吧?观众看得一脸懵,估计演员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

而其实全书五十回当中前四回都没有涉及到主线,从明史案,到天地会和陈近南,再到茅十八,不紧不慢的缓缓铺开,韦小宝方才缓缓出场。

读者就在这四回当中,慢慢接触、了解到韦小宝其人的性格特征:贪财贪利、胸无大志的市井小人物,“不是大恶人,亦非老好人”。

而这些,在剧中一删再删。

剩下的都是什么呢——韦小宝的感情线。

前几十分钟如过山车般突飞猛进,到了建宁出场突然一脚刹车,至此仿佛开启了0.005倍速,光是打滚就演了一分半,两人打闹更是足足拍了十几分钟。

主创人员的偏重一目了然。

而剧情上,新版《鹿鼎记》更是去其精华、添加糟粕。

浓墨重彩的这段建宁公主和韦小宝打架戏份,真可谓叹为观止啊!

韦小宝仅凭一句心灵鸡汤:“你闹就是因为宫里公主太多了,你要找存在感。”

让上一秒还喊打喊杀的公主、下一秒就因为被金手指戳中隐秘心事而满地打滚了。

翻拍这件事,从来都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若是前作成为了经典,那么你的翻拍要在不触及原作经典的基础之上,还要拿出新意迎合新一代的观众。可若是你的创新势头太猛烈,甚至改编了原著中的某些剧情,很容易成为观众们诟病的点。

拍成这样鳌拜也很荒啊

可惜的是,在新版《鹿鼎记》当中,这两者我们都没有看到,用句最直接的话就是:新版的《鹿鼎记》,被阉割的太严重了。

3拍电视剧真的这么难?

号称谁拍谁火的《鹿鼎记》+豪华导演编剧阵容,为什么会被拍成这样?

浮躁的资本:急不可耐的赚钱模式

中国的内容市场中,资本是非常浮躁的,在资本的颠覆之下,原来依托成熟剧本才会开始创作的电视剧生产模式,被“IP+明星”的模式取代。其特点就是,剧本不好,明星来凑;拍摄粗糙,后期来凑。

资本逐利下,投资方要的就是“短平快”。

通过搜索指数、微博话题提及量等大数据判定IP是否值得投资,再以相同的方式选择高人气的明星,所谓的“人气指数”不断推动明星片酬扶摇直上,造成小鲜肉的片酬多达几千万甚至上亿。

为了控制成本,就在剧本、其他演职人员、道具场景、后期上的大幅压缩;甚至为了某一个流量明星的档期,大幅压缩拍摄周期。

此外,为了获得亮眼的数据,资本可以买来一切。粉丝可以买,热搜可以买,事件可以造,热门话题可以刷,收视可以买,点击量可以买,评分口碑靠水军。

浮躁的资本让整个电视剧行业处于一种虚假的高度繁荣,进而打乱了整个行业的生态与正向发展。

蹭着老IP热度,收割新流量

在当今电视剧的开发上,很多制片人习惯“回首”,蹭老IP热度。

首先,像《鹿鼎记》这类经典老作,总是在观众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不少新作想靠着情怀牌,直击受众的“怀旧心”。

蹭老IP热度正是切中了受众的“怀旧”心理,新作与旧作紧密联系,不管新作品质如何,总会在开播初期就会吸引一大波老作粉丝,若新作品质上乘,口碑会快速出圈,若品质一般,也能收割一波流量,甚至引发争议,最起码热度不会太低。

就好比当年的大烂片《小时代》,现在也能被吹成“经典”,依然能给别人发S卡!

不论是拍电视剧,电影,还是做生意,赚快钱永远不会长久,最重要的还是从用户角度出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