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詞語戰略

《鹿鼎記》金庸的經典作品,IP中的大IP。

同時擁有着七個老婆的韋小寶一生大起大落,一路打怪升級,屢次遭遇危險但總能憑藉自己的機智逢凶化吉: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妥妥的爽劇男主。

但新版《鹿鼎記》簡直刷新了豆瓣評分的最低值,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更有觀衆點評:爲何最低僅能打2分!看來2分的底限都攔不住觀衆的怒火。

說實話,新版《鹿鼎記》差嗎?

差是真差!

到底爲什麼這麼差?

1張一山真的不行嗎?

有一說一,從“賤人餘”的塑造來看,張一山的氣質和韋小寶是比較貼近的。加上韋小寶這一角色和張一山之前演繹的角色還是有些相似的,但是前輩珠玉在前,張一山壓力還是不小的。

從演技上來看,張一山雖然不是頂級流量明星,但是從來不缺流量和熱度。

他當年憑藉《家有兒女》中的調皮可愛的劉星火遍全國,張一山繼童星後又憑藉《餘罪》成功轉型爲實力派演員,他的演技絕對讓大家都放心的,看他的戲不用擔心出戏。

但張一山過於卡通化的演繹毀了自已也毀了這部金庸經典之作。

從開篇的說書情節開始,瞪眼、假笑、搖頭晃腦,加上誇張的肢體語言,一下就把受衆羣體拉下了好幾個年齡層。

更有網友吐槽:自己看的要吐,家裏孩子卻看上癮了!

一時間用力過猛、表情浮誇,這些往往送給那些沒有演技小鮮肉的評價如今也送給了張一山。

只能說大shan人張一山,提醒了我們去看陳小春的《鹿鼎記》。

《鹿鼎記》被翻拍過6版,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黃曉明都飾演過主角韋小寶。

其中,黃曉明飾演的韋小寶,被稱爲“史上最油膩”的一版。

講真!這張圖做首圖都不爲過!

在張一山的襯托下,被觀衆稱爲最油膩版本的黃曉明也被誇獎了。估計黃教主也沒想到,自己還有翻身的一天。

而最經典的版本莫過於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

由於陳小春從小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對這一類人物如何飾演頗有心得,他本人也是自帶痞子氣場,在形象上也算比較接近。

爲了演好韋小寶,他專門向周星馳請教了心得體會。他按照周星馳給出的“鬼、玩、癡”這三個特色進行發揮,再加入了他特有的“古惑仔”氣質,讓韋小寶整個形象鮮明起來。

也正是這樣一個態度,呈現出了最好的一版《鹿鼎記》。

相對於陳小春飾演的聰明機靈,講義氣的韋小寶,張一山這種角色,估計第三集就會被陳小春毒死。

2真正被閹的是《鹿鼎記》!

韋小寶沒被閹,《鹿鼎記》卻捱了導演狠狠的一刀!

從第一集開始,劇情就彷彿坐上了火箭一般倉促。

與茅十八的相遇縮短到5分鐘,隨即進京、被帶到宮裏、與康熙相遇,濃縮到了20分鐘

連彈幕都在吐槽:這劇情也太快了吧?觀衆看得一臉懵,估計演員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

而其實全書五十回當中前四回都沒有涉及到主線,從明史案,到天地會和陳近南,再到茅十八,不緊不慢的緩緩鋪開,韋小寶方纔緩緩出場。

讀者就在這四回當中,慢慢接觸、瞭解到韋小寶其人的性格特徵:貪財貪利、胸無大志的市井小人物,“不是大惡人,亦非老好人”。

而這些,在劇中一刪再刪。

剩下的都是什麼呢——韋小寶的感情線。

前幾十分鐘如過山車般突飛猛進,到了建寧出場突然一腳剎車,至此彷彿開啓了0.005倍速,光是打滾就演了一分半,兩人打鬧更是足足拍了十幾分鍾。

主創人員的偏重一目瞭然。

而劇情上,新版《鹿鼎記》更是去其精華、添加糟粕。

濃墨重彩的這段建寧公主和韋小寶打架戲份,真可謂歎爲觀止啊!

韋小寶僅憑一句心靈雞湯:“你鬧就是因爲宮裏公主太多了,你要找存在感。”

讓上一秒還喊打喊殺的公主、下一秒就因爲被金手指戳中隱祕心事而滿地打滾了。

翻拍這件事,從來都是個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若是前作成爲了經典,那麼你的翻拍要在不觸及原作經典的基礎之上,還要拿出新意迎合新一代的觀衆。可若是你的創新勢頭太猛烈,甚至改編了原著中的某些劇情,很容易成爲觀衆們詬病的點。

拍成這樣鰲拜也很荒啊

可惜的是,在新版《鹿鼎記》當中,這兩者我們都沒有看到,用句最直接的話就是:新版的《鹿鼎記》,被閹割的太嚴重了。

3拍電視劇真的這麼難?

號稱誰拍誰火的《鹿鼎記》+豪華導演編劇陣容,爲什麼會被拍成這樣?

浮躁的資本:急不可耐的賺錢模式

中國的內容市場中,資本是非常浮躁的,在資本的顛覆之下,原來依託成熟劇本纔會開始創作的電視劇生產模式,被“IP+明星”的模式取代。其特點就是,劇本不好,明星來湊;拍攝粗糙,後期來湊。

資本逐利下,投資方要的就是“短平快”。

通過搜索指數、微博話題提及量等大數據判定IP是否值得投資,再以相同的方式選擇高人氣的明星,所謂的“人氣指數”不斷推動明星片酬扶搖直上,造成小鮮肉的片酬多達幾千萬甚至上億。

爲了控制成本,就在劇本、其他演職人員、道具場景、後期上的大幅壓縮;甚至爲了某一個流量明星的檔期,大幅壓縮拍攝週期。

此外,爲了獲得亮眼的數據,資本可以買來一切。粉絲可以買,熱搜可以買,事件可以造,熱門話題可以刷,收視可以買,點擊量可以買,評分口碑靠水軍。

浮躁的資本讓整個電視劇行業處於一種虛假的高度繁榮,進而打亂了整個行業的生態與正向發展。

蹭着老IP熱度,收割新流量

在當今電視劇的開發上,很多製片人習慣“回首”,蹭老IP熱度。

首先,像《鹿鼎記》這類經典老作,總是在觀衆心裏佔有一席之地。不少新作想靠着情懷牌,直擊受衆的“懷舊心”。

蹭老IP熱度正是切中了受衆的“懷舊”心理,新作與舊作緊密聯繫,不管新作品質如何,總會在開播初期就會吸引一大波老作粉絲,若新作品質上乘,口碑會快速出圈,若品質一般,也能收割一波流量,甚至引發爭議,最起碼熱度不會太低。

就好比當年的大爛片《小時代》,現在也能被吹成“經典”,依然能給別人發S卡!

不論是拍電視劇,電影,還是做生意,賺快錢永遠不會長久,最重要的還是從用戶角度出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