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父母都糾結孩子於上幼兒園,要不要給孩子進行數學啓蒙的時候,多數的明星父母都已經非常重視了。

微博刷一刷,竟然發現:張柏芝、林志穎、李湘……這些明星家長都在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啓蒙。

張柏芝兒子幼兒園時就在上數學思維課,也在節目中爆料自己每天都親自陪兒子補習。不僅如此,她的兒子上的正是數學最出名的新加坡國際學校。

林志穎生活中也是數學思維啓蒙做的足足的。看,搓個湯圓連圖形和顏色都開始應用起來了~

林志穎也曾在微博上發出孩子學習數學的視頻,kimi教弟弟乘法運算,沒想到兩歲多的凱凱竟然答的出來,難怪林志穎這麼開心。

嗯哼的媽媽霍思燕也是育兒頗有心得的家長。

有一次霍思燕在書店買書被拍照了,她當時就是在看數學啓蒙的書籍,還拿着書向書店導購員請教問題。

看她背後都是思維遊戲、數學啓蒙之類的書籍。

難怪嗯哼小小年紀就如此優秀,看來都是媽媽暗地裏下了苦功夫了。不得不說,明星孩子數學好,媽媽的功勞少不了。

《美國科學院院刊》的一篇研究顯示,數學越好的孩子,越有自信,收入也就越高。所以數學是成長過程中與人拉開差距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爲什麼要重視孩子的數學啓蒙?

還不是因爲數學重要!

因爲數學是一門概括性、抽象性、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它是所有重要學科進行學習的基礎。

只有掌握好數學,其他學科才能得到拓展,孩子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所以說,數學好,一切都好。

孩子上小學之前要是沒有進行過數學啓蒙,他的反應速度和邏輯能力將不會很好。經歷過數學啓蒙的孩子,數學好,聰明、邏輯思維強,做事有條理性,善於解決問題。

美國範德堡大學一項長達4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1650名早期數學能力強的兒童,他們往往在成年之後,會成爲各大領域內的高收入羣體與優秀人才,並且他們對自己的生活也是十分的滿意。

數學能力,不僅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更是學生獲得人生幸福的能力。

也許你會說,孩子還這麼小,這些事情離他們太遠了

但你知道麼,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2-6歲孩子是思維能力發展的巔峯,錯過不再有。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數學啓蒙教育呢?

1、明白數與物的對應

晾衣服的時候,還差一兩個衣架,可以做。寶寶可以幫媽媽拿1個衣架嗎?如果孩子比較小,對數量不是很準確的時候,儘量叫她拿1的數量,一可以給到她自信心,二可以重複鍛鍊她對1個數量的認識。

2、建立數學邏輯

唱手指兒歌,利用碎片時間和寶寶玩手指兒歌遊戲。

1個手指頭呀變來又變去,變成一隻毛毛蟲爬呀爬;2個手指頭呀變來又變去,變成一隻小兔子跳呀跳;3個手指變成一隻小貓,喵~喵~喵;4個小手指變成小螃蟹,爬呀爬;5個小手指頭變成大老虎,嗷~嗷~嗷。

3、教孩子對比

閒暇之餘多問問孩子大小、多少、遠近、高低等這樣的對比問題。比如爸爸高、還是媽媽高;大柚子、小柚子等。

4、教孩子幾何圖

教會孩子區分物體的形狀。比如:西瓜是圓形的,黑板是長方形的,結合具體的物體,讓孩子們能夠集體的提升自己的感知力。

5、教孩子空間感

幫助寶寶們意識到什麼是上和下、前和後、左和右、裏和外這樣的空間感知,平時也可以給寶寶指派一些小任務,比如:幫媽媽把鉛筆放到盒子裏,幫媽媽把地上的書包撿起來等。

6、教孩子分類

把種類不同、顏色形狀不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從而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

比如:藍色積木放在一邊,白色積木放在另一邊;把襪子順序打亂,讓孩子自己給襪子進行配對等。

我是小愛媽媽,一位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着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