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去哪兒》節目後期採訪第五季播出的先導片中,記者問了jasper一個問題“爲什麼不願意跟爸爸一起去冒險?”

Jasper當時的回答他只是不願意跟爸爸一塊去,因爲他更想要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

問到他的願望時,他說:“我希望爸爸每天都與我交朋友,一遍一遍地跟我交朋友!”

他在節目中的這個回答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網友們紛紛表示:“jasper實在太會做人了,真是個情商高的小紳士。”

而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電視熒屏上,我們總能看到有些小朋友像jasper這樣思路敏捷,會說話惹人喜歡。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行爲舉止和言談都很得體,並且總是被別人稱讚是具有高情商的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戈萊曼是這樣定義情商的:情商高的人,不僅能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有能認知他人感受的能力。管理自己的情感是維繫與他人良好關係的必備素質。

情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一項關鍵能力,那就是情緒管理能力。

一個情商高的孩子,一定有着強大的情緒管理能力。他們會掌握自己的情緒,進而處理好和別人的人際關係。

在某期節目裏,爸爸們要出海,完成節目組的任務,只有幾個實習爸爸照看孩子們。晚飯時間嗯哼因爲想爸爸而掉眼淚,實習爸爸怎麼勸都無濟於事。

暖心的Jasper一邊含着眼淚一邊安慰嗯哼。還提出跟嗯哼玩划拳遊戲,每一次都出布,故意讓嗯哼贏。

嗯哼贏了遊戲,也不再那麼傷心了。

jasper明明自己也十分地想念爸爸,眼淚在眼眶打轉。

但是卻很好地控制住了情緒,還去安慰其他小朋友,並且很快就幫助小朋友恢復了情緒。

面對如此聰明懂事的jasper,網友直呼看得自己也想生一個寶寶了!這麼好的孩子到底是咋教出來的?

今天就來講講如何培養出這樣具備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

兒童心理學認爲,幫助孩子管理情緒要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全神貫注地傾聽

父母應該認真聽孩子說話,並去理解孩子所想。

最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言論, 這樣纔可以真正瞭解到孩子的想法,這可以極大地安慰孩子。

而這一步最關鍵的重點就是:要有同理心。

我們作爲家長要做的是瞭解孩子的情緒,而不要去評價或反駁,否則會引起孩子的牴觸心理,讓孩子變成“玻璃心”

第二步、界定問題所在

瞭解孩子的想法後,下一步就是要找出孩子產生情緒的原因。

如果孩子年齡太小,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幫助他列舉一些原因,看看是不是與他所想的一致。

這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並且慢慢地,孩子就可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

第三步、邀請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父母要說出對孩子的要求,然後邀請他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父母可以問:“你覺得怎麼辦好?” 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並不合適,可以引導孩子考慮其他方法,讓孩子選擇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

這個步驟可以幫助孩子提高面對困難時的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關鍵的一點,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時,一定要保持耐心,冷靜處理。

當然,隨着孩子的逐漸長大,自我意識的增加,親子衝突不可避免,父母要時刻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要死要面子。

及時的解釋原因,誠懇道歉,只有這樣才能跟孩子及時修復關係。

情緒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情緒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合理梳理情緒。

研究表明,情緒管理能力強的孩子,在健康,學業,交際,抗壓能力,幸福感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最後一定要記住,父母纔是孩子最好的情商老師。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如何管理情緒管理的最好時機。

不要批評責罵,不要行爲粗暴,要跟孩子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

聰明的父母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面對情緒,分析原因,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其情緒管理能力和思考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