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恆屹,5歲時參加央視綜藝挑戰不可能,可以熟背400多首詩詞,識字3000多個,不僅會背詩,還可以解釋詩的意思。

在節目裏,隨機挑選的十連詩句,只留三個字,他也能答出完整的詩句。

最後完成了令人驚歎的挑戰,被撒貝寧稱讚是“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今年6歲的他還和奶奶一起參加了《中秋詩會》,最後獲得了總冠軍。

王恆屹在小小年紀就展現了他的優秀,成長爲了父母眼中的別人家孩子系列。

王恆屹這樣優秀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1、培養興趣,提高互動

王恆屹一歲多的時候父母去外地工作,因此他是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因爲奶奶喜歡朗誦,所以奶奶每天都會給王恆屹讀詩詞、兒歌、童話故事。

後來發現在讀詩詞時王恆屹的興趣更大了,隨後奶奶就將朗誦的內容向詩詞側重。

於是等到他更大一點,能語言交流之後,在給他讀詩詞的時候,會每人各讀一句,一問一答互動間,王恆屹收穫了更強的參與感,對詩詞的興趣也愈發濃厚。

興趣是可以做成一件事情的基礎,只有對一件事情產生了興趣,纔會有想要做好,做成一件事的決心。

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早教的時候,一定要兼顧到孩子的興趣,針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挖掘培養。

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與孩子通過它展開遊戲,既可以增強親子之間的互動,還可以加深孩子的興趣。

2、家長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學習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底蘊,才能造就舞臺上大放異彩的王恆屹。

學習這事,堅持一天很簡單,堅持一個月也不算難,但是堅持五年之久,這是一個孩子的自律,更是孩子背後家長的高度自律。

王奶奶說她從不在孩子面前看電視、玩手機、iPad,有空時她就跟小恆屹一起學習、背誦古詩詞。

孩子因爲年齡小自控力比較差,所以總是想着玩,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出馬,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把控,督促孩子。

家長的所作所爲也時時刻刻對孩子產生着影響,家長每天做得最多的事也會對感染孩子,例如家長經常玩手機,那麼孩子必然想要玩,但是如果家長喜歡讀書看報,孩子也會被渲染到,愛上讀書,家長平時在孩子眼前的表現對孩子感染頗深。

3、對孩子多加鼓勵,養成自信無論是做什麼,王恆屹總是能從家人處獲得溫暖的肯定。

當時他作爲最小選手站在舞臺上,就總是擔心自己答不上來詩詞怎麼辦,擔心自己緊張,這時候王奶奶就鼓勵他:“作爲最小選手參加比賽已經是值得自豪的事了,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體驗詩詞所帶來的樂趣”。

小孩子年紀小經歷的少,對於一些陌生的事物、陌生的場景可能會出現緊張無措的現象。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多加鼓勵,告訴他已經很棒了,這樣會增添他的自信,也能促使他更努力更用心的去做一件事。

經常受到鼓勵的孩子心態一般也是更加積極樂觀的正面心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纔會真正做成。

社會是個多元而又紛雜寬闊的舞臺,孩子應該在舞臺上站在哪個位置,扮演哪個角色,並且怎樣能把角色扮演好,今後又會有怎樣的發展,這需要身爲“導師”的家長來引導,來妥善的安排,爲孩子提供所能提供的一切條件,儘可能地爲他們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鋪平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