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头婚”的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两头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男娶女嫁,而是夫妻两头走,各住各家,与原生家庭保持足够的黏性。这种婚姻模式流行于江浙一带,所谓“不嫁不娶”“不来不去”“不进不出”,我家不是嫁女儿,你家也不是娶媳妇。大家就这么相互融合地过日子。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两头婚”,大家说得比较多了。今天,我们重点聊聊“两头婚”中另一种现象,就是生养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一般而言,姓氏是独一无二的,是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个人的姓绣在围巾上,是不是很拉风呢?

姓氏,父母双方各取一个,还与抚养权挂钩。很多人不以为然,以往不都是跟随父亲姓吗?

这个疑问是正常的。毕竟,从古至今随父姓是一项亘古未变的“传统”。

这个传统有多久?自然是比较久远了。

“姓”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说文》:“姓,人所生也。占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户……”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我们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女性为主导。这种主导包括了获取食物的能力和血缘关系。

在进入农业社会以前,人们主要通过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采集,就是采集植物果实;狩猎,就是射杀猎物,获取肉类,同时还要保护族群安全。受生产技术限制,狩猎是一件随机性很强的小概率事件,而采集则不同,只要付出多的劳动,就可以采集到足够多的食物。在食物构成中,女性的作用远远大于男性,这就决定了女性的主导地位。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看血缘关系就比较好理解了。有说法称,母系氏族社会以女人为中心,实行的是外婚制或群婚制。丈夫走访妻子,子女从母居,跟随母亲姓,并且享有世系和财产继承的权利。这便意味着,在母系社会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

有人说了,女人的姓从哪里来的呢?很多社会学家认为,姓就是图腾的结果,我国很多古姓中保留有图腾的痕迹。这样例子就比较多了,如凤姓起源于凤鸟图腾;秦赢,本是瑞兽的名字;季札之姓狸,夏姓姒,为妊娠的药草。

姓之后便是氏。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在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子女逐步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在初始阶段,出现了很多冠名为“氏”的部落首领,如神农氏、伏羲氏、轩辕氏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系氏族代替了母系氏族,血缘关系也逐步由父系确立,父子同姓便有了存在的意义。所谓“姓别婚姻,氏明贵贱”,盛行于西周的分封制,就是这种说法的生动写照。

需要说明的是,姓与氏并非界限分明,而是胶着并存。当时的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部落、国别、官位为氏。大家比较熟悉的黄帝,他有25个儿子,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其中青阳与仓林氏就随黄帝姬姓。这两个孩子一直跟着黄帝,并没有更换图腾或者迁居异地。

总体来看,姓产生以后,世代相传,很少改变;而氏则随着获取封地和官职的不同而改变。先秦时期是我国姓氏的大变革分化时期,主要和贵族获得的土地、分封的国别、尽职的官位有关。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到了秦汉时期,郡县制逐步确立,姓氏逐步合一,并沿用至今。

从社会学来看,孩子随谁姓完全是生产力和社会地位决定的,也就是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对于现在依旧有参考意义。社会发展到现在,不能完全用母系氏族或父系氏族来看待,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毕竟男女地位孰高孰低已经无法界定,而平等和谐才是最主要的。

子女随父姓,这个已经遵循了千年的“规矩”,是否真得要改一改了?你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