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妈妈

父慈子孝,是所有人心中理想的家庭模版,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孝顺自己,但心里都有这样的美好期盼。只不过孩子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正确引导,父母若不从小重视,就可能培养出不孝顺的孩子。

前不久,邻居黄奶奶住院了,她的一儿一女除了打通电话,连面都没露。出院那天,她痛心疾首地说:“我就当没生过这两个不孝的东西!”

黄奶奶是附近出了名的“慈母”,就算再委屈自己,也不会委屈孩子一点。

多年前,有一次黄奶奶生病,朋友来探望。那时正在上高中的大儿子回家后吵着要吃饭,黄奶奶强忍着不适,坚持进了厨房。

朋友看不过去:“你们不能这样惯孩子了,一点不知道心疼你,以后你老了还能管你?

黄奶奶不以为意:“以后长大就好了,孩子嘛,好好学习就行。”朋友心知劝说无用,也不再充当恶人。

后来两个孩子长大,老两口出钱出力,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可这两个孩子却从没给过一点回报,平时说工作忙没时间打电话,逢年过节回家就知道吃饭。

这次,就连自己母亲生病,也没人来照顾探望。黄奶奶终于感到后悔,可惜为时已晚。

莎士比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其实,就算父母不求回报,可精心养大的孩子变成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也是没人能够接受的。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变化不是一夕之间能完成。其实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中,有许多不孝的迹象已经崭露头角,只是父母们没能重视,错过了教育的良机。

孩子的这几种表现,可能是不孝的“信号”,父母应心理有数!

1.以自我为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从不缺少这样的孩子。或许在外面,他们会有所收敛,会顾及他人的态度。但是在家的时候,却活生生的像个“小霸王”,事事以自己为中心。

好吃的东西要自己先吃,家里的人要以自己为重,不然就苦恼撒泼。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就算长大,父母也永远无法和自己相比,何谈孝顺?

2.毫无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也是所有孝子都必备的品质,可有些孩子并不具备这一点。

或许是家人太过娇惯,让这些孩子认为,自己享受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父母生下自己,就理应照顾自己,从不想父母有多辛苦,体谅他们的难处。

3.没大没小

生活中,这样的孩子也是常能见到的,比如有时我们在新闻里就能看到,有些孩子会辱骂自己的父母或动手。

诚然,这样的孩子是少数,可在家里作威作福,父母说什么都要顶嘴的却比较常见。

这样的孩子不分长幼尊卑,让他们去孝顺父母,简直是做梦。

其实不难发现,这些“信号”都是很明显的,父母不会看不到。但就是总是存在一丝幻想,认为长大后就会懂事变好。

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童年是性格、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时不及时教育,就会成为定局。所以,教育子女,一定要趁早!

培养孝顺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做?

①远离溺爱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孩子是不能溺爱的,但却在面对他们时,很难狠下心来。但不要忘记,现在有多舍不得,未来就会有多后悔。

你的溺爱或许会让孩子享受一时的快乐,但却会以未来的一生为代价。

所以,对孩子要严格要求,赏罚分明才是正途。

②感恩教育

其实,感恩教育不仅会让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也会让他们在未来变得更加顺遂。

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爱,别人对你好或帮助你,应该要心存感激,并懂得回报。

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参与劳动,知道妈妈做家务的辛苦。也可以带孩子去看看别人的工作,体会爸爸养家的艰辛。

③孝顺老人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要做好模范,让自己成为成为孝顺的人,多带孩子去看望、照顾老人,关心他们的健康……

孩子看在心里,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也不会成为一个不孝顺的人。

最后还有一点,我觉得也很重要,那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

宽严并济才是教育的真谛,否则只会让孩子心含怨恨,不要说孝顺,只会将他们越逼越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