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嚴峻的,歷史並不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古華

歷史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是既定的事實,是早已下定論的真相,並不是可以肆意更改的。或許,在某些時候,人爲編造的謊言會活躍在歷史的真相中“濫竽充數”,但是,時間是不會騙人的,歷史的真相,最終都會在人們眼前浮現。

在整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實被認爲捏造出來的歷史並不少,有的甚至是在我們的教科書上一直活躍着,可謂是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不僅讓我們對一些歷史事件的認識有偏頗,還會影響我們對相關歷史人物的看法。我們常言;“讀史使人明智”,但是,倘若是讀着有誤的史書,那麼,也只是活在矇蔽之中罷了。在歷史的教科書中,至今有“4個史實”經過歷史學家考證,皆是騙局,只是,很多人至今對此深信不疑。

1. “阿房宮”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這是杜牧在《阿房宮賦》中開頭對阿房宮的描述,單是這一句,就可以看出阿房宮的規模之大。阿房宮可以說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秦朝建築,在《阿房宮賦》中所呈現出來的感覺,就是極爲奢華壯觀的,只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在我們所知的歷史裏,阿房宮是被燒燬了的,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這阿房宮卻是令人存疑的。

2006年,相關的專家特意去史料所記載的阿房宮遺址進行勘察,整個的範圍在20餘萬平方米,但是,除了一些焦土之外,大家並沒有發現其他的痕跡。一般而言,那麼大一個建築被燒燬,多少會有些草木灰等痕跡留下來,但是,事實卻證明並非是如此。因此,相關人員據此推測,在當時的那把大火中,被燒燬的應是咸陽宮,而這阿房宮,怕是沒有建起來。

2. 陳勝、吳廣起義

關於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的起義,《史記》有言:“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此處所言,意指當時的起義,是因爲農民們在路上遇到了大雨,耽擱了應徵的時間,但是,在當時,如果誤了時間,最後等待他們的就是被斬首的結局。在這情況下,以陳勝和吳廣爲代表的農民揭竿而起,發動了“大澤鄉起義”。

不過,在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簡”中,卻和《史記》中的記載有着不一樣的地方。“睡虎地秦簡”顯示,在秦朝的時候,應徵等事情延期了,其實是不會被斬首的,所以,《史記》中所記載的並非是“大澤鄉起義”的真實原因 ,當然,他們究竟爲何要起義,至今爲止尚且未有答案。

3. 秦始皇“焚書坑儒”

秦始皇焚書坑儒殘害了大量的讀書人?其實史實並非是如此。秦始皇對於“長生不老”一直是相當執着的,他覺得這個世界上有着令人長生不老的仙丹靈藥,於是在當時派遣了許多的方士外出找尋仙丹。只是,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又怎麼可能找得到呢?

當時,在這些方士中,有名叫侯生、盧生的兩人,在中途的時候便逃命去了,事後,秦始皇大怒,於是纔將那羣欺騙自己的方士給一起坑殺了,並且,將他們所帶的用來招搖撞騙的書籍一起燒燬了,只是,在其中,也有少許的譬如《道經》、《尚書》等書籍被連帶着焚燒。

4. 周幽王爲褒姒“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寵愛褒姒,最後戲弄諸侯導致了國家的滅亡,這是我們一直以來在教材中見到的歷史故事,那麼,在歷史上,西周的滅亡原因真是如此嗎?其實並不是。2012年的時候,歷史學家們在“清華簡”中發現了當時西周滅亡的真相。當時,正處於西周末年,周幽王爲了將自己國家的土地進一步擴大,於是,便帶領着軍隊向申國發起了進攻。

遭受攻打的申國,並沒有因此而懼怕,而是對周幽王的軍隊進行了極爲猛烈的反擊,與此同時,申國爲了在戰局上佔據有利的位置,於是,又聯合了戎族一起反抗周幽王。最終,周幽王的軍隊還是敗在了申國和戎族聯合的軍隊之下,且將國家也葬送在這場領土擴展的戰爭中。因此,西周的滅亡,並非是周幽王寵愛褒姒,戲弄諸侯所致。

通過上述“4個史實”可見,有時候,在書上出現的一些東西未必就是真的,這就需要我們用“求真”的目光去對待。歷史是有趣的,你還知道哪些並非是真實歷史的“史實”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