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淳風氣”的羣衆精神家園,提升社區文明程度,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走進日常生活?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爲引領,創新開展社區活動,不斷增強社區服務職能,吸引社區居民融入到“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來。

心手相連

黨員聚力社區建設

社區是文明創建的重點,也是難點,一些小區或商業中心面臨人口密度較大、“髒堵污亂差”頑症長期無法解決導致羣衆意見很大的問題。瑪拉沁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互聯互動匯聚合力的作用,實施“互聯互動美家園、文明健康奔小康”環境集中整治項目,從此,小區“脫胎換骨”,展露新顏。

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方式,深化“雙報到雙服務”互聯互動機制,創新互聯互動項目生成“五步工作法”(主題教育回頭看、網格入戶主動找、居民議事認真記、物業溝通聯動查、共建單位共同提),依託城市黨羣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對轄區43個小區、商業中心、街巷按照“一區四員”的網格化管理模式配備人員力量,即以網格員、在職黨員、業主委員、物業人員爲基礎,建立起“責任到人、包乾到格、覆蓋到戶、巡查到點、服務到位”的社區治理管理模式,做到“小區有人管、事事有人問”,推動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形成治理合力。

截至目前,社區各網格、小區、片區與互聯互動共建單位、“雙報到”黨員開展活動48場次,600餘名黨員幹部志願者下沉社區,整治清理43個小區(商業中心、街巷)、發放文明創建等各類宣傳資料近2萬份、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100多處。

全民參與

服務引領社區風尚

志願服務是引領社會風氣的一面旗幟,彰顯着一座城的進步與文明。“先畫個圓,再畫個大圓,你們看這像什麼?像豬八戒!”週末,烏蘭布和社區“陽光六點半”課業輔導班充滿歡聲笑語,社區志願者正在指導20多名小朋友畫畫。課堂上,志願者們還爲小朋友和家長講解垃圾分類、交通規則、光盤行動等小知識。社區志願者表示,希望通過開展親子繪畫活動,倡導社區文明和諧新風。

阿拉善盟高新區烏蘭布和社區開辦暑期小課堂,帶領孩子們走進消防大隊,強化消防安全教育。

“陽光六點半”課業輔導班、暑期小課桌是社區常設公益項目,不僅提供免費學習活動場所,解決孩子無人看管的困難,還組織有一技之長的居民成立志願者服務隊,爲孩子們進行安全知識教育、興趣愛好拓展、外出參觀學習、課業輔導,解決了假期雙職工家庭孩子沒處去、課外輔導選擇少、安全知識教育薄弱等問題。

如今,社區能人在家門口爲街坊鄰里提供舞蹈、烹飪、法律諮詢、健康講座等方面的志願服務項目,成爲了社區的一種時尚,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們向這些志願者靠攏、看齊,共同以志願之名,匯聚出一條愛心的長河。2019年以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啓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65歲的居民劉大爺看到日益美麗的家園欣喜不已,主動申請當志願者,負責小區“門前四包”。

“動員羣衆,服務羣衆,讓羣衆受益,這是我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堅持的工作導向。”瑪拉沁社區書記周冬瑞說,“我們將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用文明裝扮城市、溫暖城市,讓城市成爲文明的載體。”

愛心“紅流”

溫暖一座工業城

一縷陽光,溫暖一片土地;一份善行,引領一種精神。前不久,瑪拉沁社區82歲的老黨員達叔來到社區參加居民議事會時提出:“社區離家遠,小區內缺少活動室,黨員、居民學習和活動不方便,希望社區給想想辦法。”瑪拉沁社區立即召開互聯互動聯合黨委會議,整合轄區內居住人口集中的小區打造了4個“紅色活動室”,使其成爲滿足基層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陣地。

66歲老黨員陳大娘住在八里山莊,聽到防疫一線需要志願者就坐不住了,自願報名參加,併爲抗擊疫情捐款1000元。陳大娘說:“我就住在這個小區,是一名黨員,我看社區工作人員太少,每個人都太忙,這冷土寒天的,風又大,我出來幫一下忙。”在陳大娘的影響下,社區離退休黨員自發參加社區志願服務隊,在社區掀起一股“紅流”。

針對轄區老人、困境學生和大病母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着力拓展社區服務深度和廣度,廣泛推行公益微衆籌,常態化徵集“微心願”,通過社會贊助、微衆籌、結對支持等方式籌集資金,組織開展了“新春送暖、情暖人心”“巾幗建功新時代、志願服務暖人心”“愛心助學融真情、民族團結一家親”等志願服務活動70餘次,通過公益微衆籌爲40名社區困難羣衆圓夢。

羣衆“點單”,實踐所“派單”,志願隊伍或志願者“接單”,羣衆“評單”,一套供需精準對接制度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初步建立。“文明實踐活動不能滿足於被動接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介紹。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針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需求,定向“制單”,升級文明實踐活動。

阿拉善盟高新區烏蘭布和社區舉辦第十屆鄰里節,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一個人影響一羣人,一羣人影響一座城。截至目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下設1個實踐所、3個實踐站,藉助三社聯動打造了50餘支志願隊伍,註冊志願者達900餘人,先後湧現出盟級、自治區級、國家級“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等一批志願服務組織以及志願服務品牌。這些“紅馬甲”志願者們正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愛的動力,凝聚起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磅礴力量。

稿件素材由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羣工作部提供

■記者:郭文治 馮雅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