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苏丹上空坠落了一些独特的东西,该物体在努比亚沙漠广阔而干旱的大片土地上爆炸成碎片。这种从上方爆炸碎裂的物体被称为Almahata Sitta:大约600个陨石碎片的集合,研究人员辛苦地回收了这些碎片,并用附近的火车站为这些陨石取名为“第六车站”。

Almahata Sitta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代表了天文学史上空前的事物:科学家首次成功地成功预测了小行星的撞击。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就对该小行星的碎片(称为2008 TC3)进行了分析,以寻找有关这位神秘而遥远的访客起源的化学线索。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充实了这种有趣的背景故事。

Almahata Sitta碎片

通过查看碎片,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2008 TC3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可以告诉我们有关2008 TC3本身的来源的信息——就像嵌套的俄罗斯套娃的天文链一样。

科罗拉多博尔德西南研究所的第一作者和行星地质学家维奇·汉密尔顿说:“我们令人惊讶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着大量富水的母体。”

在这项新工作中,汉密尔顿和其他研究人员没有开展太多工作,只分析了这种非凡的太空岩石中最小的碎片。

“我们被分配了50毫克的Almahata Sitta样本进行研究。”汉密尔顿解释说,“我们安装并抛光了小碎片,并使用红外显微镜检查了其成分。”

光谱分析显示出科学家们没想到的发现。在碎片内部(称为Almahata Sitta202的碎片)内,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水合晶体形式,称为闪石。这种矿物类型需要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和高压冲击才能形成,这种类型通常认为在碳质球粒陨石(CC)陨石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显微照片显示闪石晶体,呈橙色。

这暗示着2008 TC3很可能曾经属于一个更大得多的天体,实际上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实际上与谷神星属于同一类:矮行星,它代表了太阳系中最大的已知天体。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这组作者在论文中解释说:“大多数碳质球粒陨石(CC)母体的直径被认为小于100千米,因此不会足够大,无法产生以Almahata Sitta 202中的矿物组合为代表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范围。”

“因此,我们的解释是,Almahata Sitta 202的原始母体可能是未知物体,可能具有谷神星大小(在最可能的条件下,直径约为640–1,800 km)。”

虽然这颗神秘的巨型小行星被认为已经不复存在,但它曾经栖息在太阳系中的事实表明,尽管我们在2008年TC3之前发现的陨石碎片中,还没有发现这些富含水的大型天体的证据,但它的同类小行星可能会富含闪石。

就像小行星龙宫(Ryugu)和贝努(Bennu)揭示了一些与大多数已知陨石不同的意外组成一样,2008 TC3的流形碎片证明了太空岩石的作用超出了当前假设所能解释的范围。

研究人员总结说:“我们并不是说Almahata Sitta 202是小行星龙宫(Ryugu)和贝努(Bennu)的光谱类似物;相反,Almahata Sitta 202是有关早期太阳系材料的偶然信息来源,这些信息在我们的藏品中没有被整个陨石所代表。”

“它的矿物学和已知的碳质球粒陨石(CC)陨石之间的差异表明,像Almahata Sitta 202(以及其他非CC陨石中的异岩体)可能是我们理解母小行星多样性的关键缺失环节。”

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