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 | 異觀財經

作 者 | 黑繩天譴冥王

滴滴,出行領域的“老大”,未必成爲“共享出行第一股”。

自從滴滴出行發生了重大安全事故後,滴滴被要求暫停整改順風車業務,以更好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在滴滴順風車下線整改的時候,嘀嗒出行“搶佔”了順風車市場,並實現盈利。10月8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香港上市,或先於滴滴完成上市,成爲“共享出行第一股”。

今年10月,據路透社報道,滴滴出行考慮最早與2021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IPO時的估值將超過600億美元。滴滴出行對此回應稱,沒有任何明確的IPO計劃或時間表。

滴滴雖未官宣IPO計劃,但毋庸置疑,僅靠出行業務難以支撐滴滴的估值,爲了能講一個好的資本故事,2020年,滴滴動作不斷。

3月,滴滴在鄭州、上海、深圳、重慶等21個城市上線跑腿服務;

6月,滴滴在成都和杭州上線滴滴貨運業務;上線橙心優選,入局社區團購;

7月,滴滴拼車更名“青菜拼車”,推出新品牌“花小豬打車”;

11月,滴滴宣佈殺入造車領域,推出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

最近,滴滴又上線了一款消費信貸產品“滴滴月付”。

新冠疫情衝擊 出行業務受重創

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人們被迫居家導致出行需求減少,也勢必導致出行巨頭平臺相關業務營收驟降。以Uber爲例,今年二季度,Uber營收22.4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1.66億美元,下降29%,較2020年一季度的35.43億美元,下降37%。

Uber今年二季度,月活躍用戶爲5500萬人,較去年同期的9900萬,減少了44%。月活用戶減少,導致訂單額下滑。Uber二季度總訂單額10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7.6億美元,下滑了35%。

隨着國內疫情的穩定,學校復課,企業復工復產,國內出行業務也開始逐步恢復。根據滴滴官網信息顯示,滴滴出現在亞太、拉美和俄羅斯爲超過5.5億用戶提供出租車召車、網約車、順風車、公交、共享單車、代駕、汽車服務配送及貨運、金融等多元化服務。滴滴10月國內月活用戶突破4億。

在經濟下行、在新冠疫情突發的環境下,爲迎接衝擊和挑戰,企業出現裁員、降薪的情況,具體到個人,收入減少,出行消費開支的預算也會出現壓縮的情況,當出行人數降低、預算開支減少的情況下,司機收入減少,那麼滴滴作爲出行平臺賺錢的佣金也就隨之減少。

滴滴官網信息顯示,滴滴全球化出行服務主要覆蓋澳大利亞、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日本、智利等。在國外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滴滴國際出行業務或將持續受到影響。

“撒幣”火了的“花小豬打車”被多地叫停

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崛起,讓京東、阿里、滴滴都意識到了下沉市場的重要性。爲了搶佔下沉市場,以及滿足對價格比較敏感的用戶,滴滴推出獨立的新品牌“花小豬打車”。

爲了搶用戶、搶司機,花小豬是“撒幣”開啓野蠻式在增長。

用戶端,花小豬主打便宜和一口價,爲新註冊應用大方送出優惠券,爲了招攬新用戶,支持轉發領取現金活動。

司機端,除了滴滴司機現有羣體,花小豬希望拓展多更多花小豬司機。爲此,在花小豬司機招募上也是各種花式獎勵。今年8月17日-8月21日期間,花小豬推出獎勵活動,每日簽到獎、高峯衝單獎、平峯衝單獎疊加領取,5天累計最高可得605元!

此外,異觀財經還注意到,花小豬通過向用戶和司機分別“賣卡”來確保平臺現金流。

用戶端,花小豬打車面向用戶推出“省錢卡”,分周卡和月卡兩種。其中,75折省錢周卡售價5.9元,限服務城市使用,共可使用7次,每單最高抵10元,可與優惠券疊加使用。

75折省錢月卡,售價29.9元,共可使用50次,每單最高抵10元。這裏友情提示用戶的是,如果省錢卡有效期未回本,花小豬承諾在有效期結束後7日內聯繫客服可退差價。不過,花小豬目前沒有人工電話客服,最終是否能退回尚需驗證。

司機端,在異觀財經小編與花小豬打車司機交流時候,司機表示可以50元購買有效期7天“加購卡”,購買卡後,司機每單價格可以額外獲得訂單金額25%的加加,每單最高加價20元。

在與多位花小豬司機溝通後,專職開網約車的司機表示,每週50元基本都能回本;兼職做花小豬的司機則表示,除去每週一天車輛限行外,剩餘6天時間兼職跑花小豬,50元很難回本,不划算。

花小豬平臺對入駐司機的門檻要求較低,並未強制司機辦理網約車運輸證和網約車駕駛證,這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質疑,認爲其並未取得平臺運營資質。花小豬自上線以來,運營資質問題成爲其被詬病的焦點。

7月中旬以來,天津、深圳、南京、合肥、青島、日照、煙臺、諸城、阜新、北京等城市的交通主管部門均表示,花小豬打車未取得相關資質即開展網約車服務,涉嫌違規經營。

據媒體報道,早在2019年,就有媒體曝光滴滴“外省註冊、本市接單”,屢“罰”不改,無資質車輛到外省市進行註冊以規避上海市註冊時的雙證審查要求。“註冊”過程中,相關車輛既無需進行線下驗車,也無需進行駕駛員背景審查,安全風險極大。

花小豬在搶用戶、搶司機上一路狂奔,暴露出平臺運營資質不合規、司機無證被罰個人承擔相關費用、無人工客服、司乘矛盾等問題。

出行,安全第一。但願花小豬在“狂奔”能合規運營,嚴審網約車司機資質和背景,避免此前滴滴順風車悲劇事件重演。

落伍的滴滴金融 發力上線“滴滴月付”

金融是變現來源最快的路子。

滴滴作爲出行領域的“老大”,手握豐富的出行場景和數據,早在2015年就開始佈局金融版圖,2016年設立金融事業部,並不斷持續發力金融業務。

2018年4月,上線了其自營消費信貸產品“滴水貸”。今年6月,滴滴內部宣佈已升級金融事業部構架,同時成立金融生態管理部,專注持牌業務的經營管理,持續深化外部合作。

金融必須持牌經營。在金融牌照方面,異觀財經注意到,目前滴滴擁有商業保理、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融資租賃、保險代理等5張相關牌照,業務涉及保理、保險、汽車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不過,對於從事信貸業務來說,銀行和消費金融牌照至關重要,滴滴目前尚未取得相關牌照。

在金融業務方面,滴滴金融與美團顯然已經拉開了距離,但這並不意味着滴滴在金融版圖上的努力。

自6月金融生態管理部成立後,滴滴金融頻頻開展對外合作業務,機構層面,相繼與上海銀行、光大理財等銀行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此外,滴滴還在7月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主要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

在保險業務合規層面也不斷完善。近日,滴滴金融旗下保險代理公司中安風尚與衆安科技正式簽約,據悉,衆安科技將爲其構建基於碎片化保險場景下的可視化回溯方案,助力其合規開展O2O平臺上的互聯網保險業務。

近日,滴滴推出信用支付產品“滴滴月付”。據悉,“滴滴月付”目前正在灰度測試中。

據瞭解,“滴滴月付”的特徵與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美團月付等產品類似。

根據官方介紹,“滴滴月付”是滴滴金融推出的一款先享後付產品。具體規則爲本月消費,下月1日出賬、8日還款,用戶最長可獲得38天免息期。“滴滴月付”支持提前還款、自動還款等。

目前“滴滴月付”使用場景僅限於滴滴打車。開通“滴滴月付”的用戶在滴滴出行App進行線上支付時可用,目前支持快車、專車、優享以及拼車。打車支付時,在收銀臺勾選“滴滴月付”即可。

長久以來,流量+金融的變現模式,可以視爲互聯網流量巨頭的“現金奶牛”,甚至曾讓“互聯網金融”火速出圈。

然而,隨着監管趨嚴,如今的金融環境已不像從前那般“暴利”,行業的准入門檻提高的同時,對業務的合規性監管也在加強,最高法對利率上限的調整,進一步壓縮了互聯網平臺的利潤空間。

對於存在大量交易數據的互聯網平臺來說,支付是助其完成商業閉環不可或缺的一步。就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來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佔據第一梯隊,然而這並不妨礙美團、京東、拼多多、快手等互聯網平臺拓展支付業務。

近日有媒體報道,拼多多在App端上線了其第三方支付產品“多多錢包”,快手已經收購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易聯支付,從而間接獲得支付牌照。

滴滴在移動支付上早有佈局。2017年,滴滴收購一九付,從而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接近滴滴知情人士稱“過去2年,滴滴在支付業務方面進展緩慢,但在最近半年開始與滴滴神態內多個業務形成密切聯動。”

此外,異觀財經注意到,在滴滴新推品牌“花小豬打車”App上在推薦“花小豬付”。異觀財經小編在購買“省錢卡”支付頁面,使用“花小豬付”可以直減5元,此外,用戶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根據界面報道,自今年下半年來,滴滴支付業務數據上升,日訂單已達百萬級,滴滴支付用戶近3000萬。滴滴支付與青桔、快的新出租、網約車、公交等多個業務開展合作,通過優惠補貼鼓勵用戶使用滴滴支付,增加滲透率。

支付業務以外,已經獲得商業暴利、保險代理和融資租賃等牌照的滴滴,在車險和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方面,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間。

滴滴平臺有龐大的司機羣體。針對司機羣體,可以開展車抵貸業務。登錄滴滴金融App可以看到“車主融資”入口,額度最高50萬,年利率12%,合作金融機構爲平安銀行。

據新流財經報,在汽車金融上,滴滴曾在2018年發行全國首單交通出行領域新型供應鏈類的汽車融資租賃專項ABS,儲架額度100億元,主要服務滴滴體系內汽車租賃合作公司的融資需求。以此延伸,滴滴也具備以租車分期業務爲切入點,爲滴水貸提供資產對接。

有想象空間是好的,但最終還是看落地執行情況,在金融這條路上,滴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想要維持高估值,滴滴需要更多“好故事”,無論是社區團購、出行還是金融,滴滴都需要直面美團、京東、阿里等巨頭的競爭,面臨多場“苦戰”,能否講出好的估值故事,充滿太多變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