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紹興市被建設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命名爲“節水型城市”,到2015年紹興諸暨市創建成功“國家節水型城市”,再到2020年紹興嵊州市、新昌縣榮獲浙江“省級節水型城市”稱號,紹興市成爲浙江省首個“省級及以上節水型城市”全覆蓋的地級城市。

水是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線,節水關係民生大業。在紹興,政府、企業、羣衆共建節水型城市,形成了有力之勢。

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紹興市擁有省級節水型企業485家,高於全國節水型城市平均數量的2倍。企業,成爲紹興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我們公司實施了一系列節水方案,開展了精細化用水管理,單位產品取水量逐年下降。”三圓石化生產部部長陸天承說,企業生產中使用的低壓蒸汽產生的冷凝水可重複利用,從而降低新水消耗量,減少水資源浪費。

據悉,該企業實施節水管理,一年可節約用水1億噸以上,水資源重複利用率高達96%以上,每年爲企業節約成本約1.2億元。

企業蒸汽冷凝水收集回用。

而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則是政府爲建設節水型城市做的重要努力。

紹興市積極探索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方法,不斷健全工作機制,供水管網漏損率連續多年控制在5%以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們還建立了分區計量系統,將主城區整個供水區域劃分成5個計量大區、38個計量小區、1462只小區總考覈以及17659只單元考覈表。”紹興市水務產業有限公司調度科科長徐飛葉表示,細緻的網格化佈局使得供水管網有一點異常就會十分明顯,將各種漏損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紹興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宋萍介紹,根據5%以下的漏損率換算,僅紹興市越城區範圍平均每年就可減少漏損水1000多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個西湖的水量,成爲全國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典範,該做法受建設部通報表揚,供水智能化項目列入建設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試點。

據悉,爲更好地服務行業發展,紹興市建立了全國首家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實訓基地,通過積極推進節水項目合作,提供從軟硬件系統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服務培訓、項目託管等全套節水服務,推動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在行業的運用。(楊映欽 馬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