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许惠明,在朋友圈发了一桩由孩子写作业引发的“血案”:说是杭州一位家长在督促辅导儿子做作业时,脾气上来,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结果致其耳鼓膜穿孔,所幸伤病较轻,没造成严重后果。

许惠民医生朋友圈截图

期末临近,有念书小儿郎家庭“鸡飞狗跳”情况或加剧,医生因此提醒,家长们要管理好自己情绪,以免伤了孩子或被其“伤”——像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家长,情绪太激动易引发血压上升,可能发生危险。

写作业拖拉是冲突导火索

“小男孩东张西望,没有特别难受的神色。”许惠明回忆,几天前的上午,一对神色紧张的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小男孩进入诊室,说小孩耳朵受伤了,给抓紧看下。

起先,许惠明以为是摔伤或者车祸伤什么的,但小男孩无外表创伤的痕迹,于是就让家长尽可能地详细讲述病史。父母迟疑几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来龙去脉。原来小患者今年10岁,前一晚做作业时,家长对小朋友的表现很不满意,磨磨蹭蹭。先是喊了几次,儿子嘴里应着一会儿故态复萌,父亲见状火气一下上来,“本想吓唬吓唬,手甩过去,没想到,儿子头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侧,加重撞击力。”啪地一声,孩子一脸惊吓,说瞬间左耳轰鸣。

检测诊断

耳朵没出血,孩子说没有失聪,但事后家长还是为自己的失手后悔,心痛,忧心忡忡。次日上午,孩子没什么特别不适,家长还是放心不下,一家3口匆匆赶来医院。

听了患儿父亲叙述,许惠明心里咯噔一下,通过电耳镜和耳内镜等仔细检查结果,“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规则穿孔,约0.2X0.4公分大小,幸好没有出血,听力检测也仅提示轻度传导性耳聋”。初步诊断为左耳外伤性鼓膜穿孔伴轻度听力减退。他解释,“像撞击、耳光等会使外界气压迅速变化,造成外耳道气压增大,耳内压力与外耳道相比会形成负压,导致鼓膜破裂。”

许惠明建议,先观察一个月,一个月内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道进水,避免剧烈运动,像学校的体育课得暂停。若1个月甚至2-3个月后,鼓膜穿孔仍不能愈合,只能进行手术修复鼓膜。

无独有偶,再早些天,许惠明还接诊了一位鼓膜穿孔小男孩(轻症),从其家长言语中得知,孩子受伤也与做作业表现不好家长发脾气有关。

家长们要管理好自己情绪

许惠明介绍,鼓膜穿孔就是鼓膜上面有个洞,鼓膜不完整,鼓膜俗称耳膜,它的解剖结构有三层,分别是上皮层、纤维层和黏膜层,鼓膜是人体听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表现主要是剧烈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炎性鼓膜穿孔的表现主要是反复流脓、听力下降、耳鸣。耳鼓膜穿孔不仅会影响听力,对于大脑也有较大的影响,还会有眩晕、呕吐的并发症,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治愈的。

炎症引起的鼓膜穿孔,应及时清理炎症,定期服药,清理分泌物;如是碰撞、耳面部遭击、放炮等外伤性鼓膜穿孔,应保持耳内干燥,不要进水……

许惠民为耳病小患者捡查(非文中小患者)

“绝大多数孩子随着病愈也就过去了,但有的人即使成年了,还会对小时候某次‘不幸’难以忘却,耿耿于怀。”许惠明表示,现在学期过半,很快将进入期末复习迎考阶段,希望患儿能早日鼓膜愈合,恢复正常的听力水平,不影响后阶段的学习和期末考试;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引以为戒,管理好自己情绪,孩子学习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更重要的还是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

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苏衡提醒,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管重压成学霸”,或适得其反。

商报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宋黎胜

值班编辑:侯惠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