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秦嶺,一道道山樑染上五彩斑斕,一溪溪水流潤在畫中,從鳳縣的留鳳關到留壩縣,雲霧繚繞秋意山巔,山路蜿蜒秋畫山巒,秋收後的玉米掛在屋檐下的陝西曬秋,伴隨着去留壩的路途,而偶遇的紫柏山門前的秋水潺潺,讓秋天秦嶺的下午有鄉村風景,還有名山風韻。

紫柏山到留壩路上,一個關門屹立山埡口的路上,這個叫柴關嶺的地方,是漢中到陳倉的重要軍事關口,宋金時期,柴關嶺是大散關之後的一道抗金防禦線,在嶺上建關住兵。明清之際用,柴關嶺是留壩縣官員去往鳳州的重要一站,當時留壩屬於鳳州管轄。柴關嶺位於秦嶺南坡紫柏山東側山口,海拔1654米,爲留壩縣和鳳縣的分界線,316國道從此經過。高大雄偉的箭樓是仿照古城牆修建,氣勢巍峨,巨大的方磚,高高的垛口。箭樓東側有柴關嶺碑亭,上刻有“柴關嶺”民國二十五年十月,是川陝公路總工程師趙祖康題。

越過柴門嶺,一路下行經過張良廟,就來到安逸的留壩縣城,秦嶺之南的留壩,因漢留侯張良而名,小城灰瓦白牆的建築,溼潤的秋風,穿越縣城而過的小河,給了縣城南國的韻味,而沒有一座高樓的小城,流淌着古樸的味道。小城的電影院讓人想起七八十年代縣城、工礦小鎮的記憶。

去往小城中段留壩賓館的路上,一個古樸的老街橫在賓館之前,老街上的街鋪前開着美麗的花兒,分佈老街兩側的店鋪,有陝南風味的留壩美食,也有留壩的土特產。走過老街,就像品味着留壩的味道。

老街西頭,一個石頭堆砌的老牆頭邊,立着留壩老縣城遺址的石碑,石碑的西邊是縣政府的大院,石碑之南的一條秋意道路,通向了縣城中心大道。

入住留壩賓館,紫竹院、桂園兩個相鄰的四合院,給了留壩鄉土的安逸。而賓館大門外的老街夜景,讓走過認識留壩的夜色。

鳳縣到留壩,路上有秋色、鄉韻、古關、廟宇,秋色與鄉土給了風景在路上的快樂,古關提醒着古道今昔的變更,而張良廟講述着功成身退的智慧與心境。留壩小城的陝南風韻與安逸,讓旅途辛勞的身心感受溫柔鄉的愜意。

圖文:辛秋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