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西开往重庆西的G571列车上,一位“神秘旅客”为32名退伍老兵送盒饭的短视频,被人民日报、央广军事、人民陆军等众多媒体转载后,迅速在网上刷屏,引发网友狂赞。

人们不禁要问,这位爱心人士究竟是谁?

12月6日,官微“北陆强军号”和“向雷锋学习”同时推出——

独家视频!高铁上给退役老兵买盒饭的“最美军嫂”有话说

通过详实生动的报道,把北陆某训练基地军嫂闫冰推到人们面前。媒体纷纷转载,再掀爱军热潮!

01:15

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当今,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提高军媒权威发布能力,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教育创新的“最大增量”,尤为考验编辑记者功力。

促使该新闻产生价值增量,北陆官微功不可没。

据了解,负责“北陆强军号”和“向雷锋学习”是原济南军区《前卫报》和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的两位骨干。

2016年1月15日,诞生于烽火年代的原七大军区报纸,光荣完成历史使命,宣告正式停刊。在停刊词中,均折射出转身踏上新征程的坚定决心。

《前卫报》社长王宏林写道:停刊不是停息,休刊不是休止。让我们再一次勇敢地跋涉吧,卸下难舍的眷恋,带上军人的荣光,踏着强军鼓点,出征!

《前进报》社长吴溪写道:“前进人”将永远以前进姿态汇入强军兴军大潮,重整行装,抖擞精神,再赴新征程……

在军改中,各大军区报社许多编辑记者脱下军装,转向新的战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秉承一代代新闻战士的优良传统,执著前行。

最美期刊《雷锋》就汇聚了一批这样的精英骨干,讴歌新时代,传递正能量。

美篇《前卫报人》第一时间转载“最美军嫂”事迹,目前已连出近1500期,积极弘扬正能量,引起了良好社会反响。

正是因为众多媒体的相互呼应,让最美军嫂闫冰被万众瞩目,使暖心时刻成为全社会尊崇军人的缩影!

在这个新闻事件中,军嫂闫冰是当之无愧的最佳女主角,而第82集团军特战旅退伍老兵更是本色出场,震撼人心。

军嫂闫冰本打算学雷锋做好事,不想声张,但没能瞒过我们的退伍特种兵。

杨涛看到乘务员突然问退伍老兵有多少人、坐在哪,便感觉不对劲,偷偷“跟踪”探知事情真相,用微信通知了战友。

得知闫冰在洛阳龙门站下车时,老兵们利用停站短短4分钟,整齐列队,向军嫂闫冰致以崇高军礼。

其中,至少有三个关节耐人寻味:

其一、32名退伍老兵集体返乡,没有带队干部,自发组织,纪律严明,并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体现了过硬的综合素质。

其二、在短短4分钟内,分布在不同车厢内的退役老兵,迅速集合,在站台上集体致谢军嫂,表现了极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三、退伍老兵胸前的红花一个不少、一个不坏。这小小的光荣花,象征的是军人荣誉,承载的是战友祝福,展现的是社会尊崇。只有高度认同,才会视如珍宝,才会真正爱惜。

最美军嫂闫冰因暖心之举,成为人们追捧的“网红”,彰显的是“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正蔚然成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