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歸根溯源於草原文化的一種財產集中保存方式,是風俗、教派、裝飾於一體的衍生品。

與真正的收藏略有不同,它屬於半娛樂性收藏,保值性暫且無時間論證,許多東西皆曇花一現。目前炒得比較厲害且這幾年沒掉價的要數天珠、翡翠、和田玉這類非可再生且存世數量不多的物件,但真正漲起來也就是五六年間的事。早一些年月聞名於世的珠玉瑪瑙則多輔以大師工藝爲金字招牌,至於翡翠則屬於寶石範疇,而天珠歸爲古董,並不完全屬於文玩界。

2010-2013沉寂之年:要說文玩歷時從明清時期算鼎盛,之後歷經動亂雖沒什麼發展但也不至於消亡。改革開放之後古董遍地根本也沒人在意這東西,直到九十年代大家兜裏有些銀子了,又發現古董已經買不起了才重新找到了契機,不過當時歐美風盛行,文玩收藏仍然沒幹過大金鍊子小手錶。就這麼不溫不火的一直到了兩千年以後,恐怕要不是一部《甄嬛傳》還沒人注意到佛珠原來是個飾品和玩物。

2014-2015菩提天下:一部火遍天下南北的《甄嬛傳》引起了當時人們對菩提子的瘋狂着迷,尤其是金剛、星月、鳳眼三分天下,一時間以王者姿態佔據市場,當年手上不掛一串都不好意思出門。其中金剛與鳳眼仗着佛經中有記載成了“雪山的饋贈”,星月靠着博物館裏擺着一條百年鼻祖腰板也格外堅硬。當年一串頂級金剛號稱價值一輛“牧馬人”,小鳳眼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存在,而海南則遍地開啓了星月加工熱潮。反觀如今“牧馬人”論斤甩,星月廠子全倒閉,小鳳眼如今市場也十分充盈離崩盤也就這幾年的事了。其餘雜亂叢生的菩提子也不便贅述,就那麼回事吧,年年長還能人工干預的東西,上哪保值去。

2014-2016木頭滿地:2014年文玩全部開始爆火,所以就此爲一個節點。菩提火了之後立馬輪到了木頭,小葉首當其衝金星老料成了宣傳標語。海黃家族也日漸豐盈,雜柳越黃來沾光。沉香種族稀少沒問題,白木雜料來湊數,反正沾上名字你就火了。崖柏靠着天工獎大火一把,結果滿山坡的土柏都成了稀罕品種。如今冷靜一看,能做手串的不過就是些下腳料,還要給人分個三六九等,可笑可笑。明用花梨清用小葉,那是做傢俱,什麼時候見過皇帝盤傢俱下腳料了?

2016-2017弒殺之年:野生動物製品成了這個年頭的主要冠名詞,當時狼牙、熊牙、象牙、虎鉤子、穿山甲、鶴頂紅、犀牛角等等成了大家攀比的代名詞。一部《盜墓筆記》差點讓穿山甲因爲爪子就徹底滅絕了,人們此時已經進入了癲狂狀態,某位北京頑主的癲狂發言更是讓這些帶血的文玩熱度驟增。若不是國家加大打擊力度且控制源頭真不知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後來許多“骨玩”家也逐漸意識到這東西跟風並無太大用處,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2017-2018礦石之年:此時人們已經意識到之前瘋狂執着於那些可再生資源是多麼的沒有價值,金剛一年比一年“龍”,鳳眼一年比一年“小”,曾經什麼尼泊爾僅一串的金剛如今盤玩玉化後半價都賣不出手。於是人們把目光逗留在了松石、瑪瑙、這種彩寶上面,但事實是這些貨裏也只有中高端會佔領一部分市場份額,普貨還是分母。

2018-2019西藏之年:跟藏傳文化沾邊的都火了,至純天珠等古珠不用說了價格一路飆升,就連什麼藏傳老電線都能賣上價了,廢銅爛鐵泥疙瘩成了寶貝。瘋狂了一整年,現在大家發現也都是交了智商稅。

2020節省之年:經歷了一年疫情的洗禮,大家錢包也都大幅度縮水,資金的不充裕也讓人有了足夠的時間冷靜了下來。很大一部分人退出了這個瘋狂的圈子,當然許多商家也大幅度降價,畢竟生活不易,這也給真正的玩家帶來了些許實惠。

冷靜下來是好事,瘋狂了十年,也該歇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