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20年前一位大媽在新疆喀什旅遊,在地攤花幾百元買了一顆號稱是“夜明珠”的古珠,多年來一直珍藏在家。20年後上某地方臺的“鑑寶”節目被專家評爲擁有千年歷史,價值百萬的稀世珍寶,並告知此物已成國寶,只有保管權無法買賣,勸其上交國家。

爭議: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節目,但在當時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喫瓜羣衆關心的是這珠子屬於個人物品是否應該無償上交,以及若流傳海外會不會造成國寶外流。內行人看完之後則捧腹大笑,感嘆這個年代真是什麼人都能當“專家”!

也難怪會有此兩極分化,夜明珠這一詞其實只存在於各路影視劇中,真正珠子什麼樣根本無人知曉。於最近相傳便是傳說1928年慈禧墓葬被盜,太后口中的“夜明珠”不翼而飛。當時有人說此珠重達近800克,耗資近一千兩白銀,通體通透翠綠如翡,夜間可將漆黑的宮室照如白晝。

探究:首先慈禧是否真擁有此物暫且不談,常人光口中塞放一個近800克的圓珠已然不現實,至於照若白晝,在自然界中已知能發出磷光效應的物質中並無此記載,恐怕莫不是有人把宮殿的燈泡當成了夜明珠吧!但其實於近代我們的確發現了夜明珠的真身,其實就是一種“螢石”(CaF2)。螢石是一種由“鈣”與“氟”構成的立方晶體,它的晶體結構屬於高度對稱的等軸晶體,所以自然界的螢石結構多味正立方體多面體。螢石之所以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是因其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壓強、溫度、PH值等等條件的侵蝕影響從而將“鈣離子”置換成其他稀有元素,同時氟離子偏移而產生晶格缺陷。只有同時滿足這兩點才能使其呈現出繽紛色彩,否則只會呈現普通的透明狀。

而螢石的顏色大體可分爲綠、藍、紅、黃、褐以及過度的中間顏色,因含有部分稀土元素,所以可有磷光效應,這就是夜明珠的由來。近些年來由於炒作,淨度高色澤豔麗稀少的品種已經按克拉銷售了。同時這又是很好的光學材料,所以開採量與需求量與日俱增,但是能像慈禧擁有的那可淨度十分好重達800餘克的螢石尚未有之。

終結:而節目中那可所謂的“夜明珠”不過是人造“鋁酸鍶”,直白點就是熒光劑,常用在衣服上或路標上的一種發光材料。這種人造材料表面毛糙,黑暗中光源成點散裝,並能清楚看見填充的膠質,可笑的是就這麼一個塑料珠子居然被鑑定成了“國寶”,簡直對這些專家的水平不敢恭維。

專家:其實像這種節目層出不窮,早些年還有一檔被叫停的“砸寶”節目,邀請的主持人是某位電視明星,若被專家鑑定爲假則由節目組當場“砸”毀。當時付某人便攜帶一對瓷碗參加該節目,被當時各路專家鑑定爲現代臆造品而砸毀。

隨後付某人不甘心帶着殘片四處走訪,後被許多古董界權威人士認定此乃明朝永嘉時期的“甜白瓷釉”壓手杯,保存完整則價值不菲。奈何如今被砸成殘片,付某找節目組索賠不成便一紙訴狀將其告上公堂,直到如今該節目也只是被叫停便沒有了下文。

結語:如今的專家真是太過廉價,絲毫不必爲了自己的信口胡謅買單。如今許多鑑寶類節目雖然已經被叫停,但那些半吊子專家們卻死灰復燃,在被整治後又在各類虛假拍賣公司又當起了“站臺”專家。總之如今只要營銷做得好,擺地攤的人也能去站臺授課,按摩師傅亦可成爲武術大家,小學文憑那也是一代文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