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船身形似螺,沉行還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論波舟。其國人身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其語之天地杉開之時瞭如親睹。—《拾遺記》

《拾遺記》是東晉王嘉寫的一本關於古史的怪誕神話,書中多以雜錄爲主輔以志怪釋意。此書中便有此關於秦始皇的論述,大體意思是指在深海處有一族民名曰“宛渠”,他們可以乘坐一艘像海螺一樣的船來到秦國,這種船可以再海底航行而不進水,他們國家的人身長十丈(摺合約23米)以鳥獸羽毛爲衣,與始皇聊天地初開時景象好似親眼目睹。

其後文還有對其使用的能源以及日常度量的描述,從其中可判斷此“宛渠”國人科技水平遙領現代,此文再當時定爲玄幻不切之文,但如今看來並無不可置信之理。譬如遙遠的“亞特蘭蒂斯”文明中也有與其相近記載,而“論波舟”於近代早已實現。摒除怪力亂神之因素放眼皆可用科學釋義,而關於秦始皇陵墓中出土的19把寶劍如今也很難以當時秦朝的科技水平解釋,不置可否歸爲此“宛渠”人帶來的超前科技。

時間回到1994年,我國初次組織了對秦皇陵的挖掘工作,雖然歷史印證了此次發掘因保護措施不當而損失了大量珍貴資料,但也因此而奠定了我國秦皇陵是世界八大奇蹟的基礎。此次挖掘所出土之物無不震撼當時的工作人員,同時刷新了他們對古代人民勞動力的認知。就在當時挖掘人員還沒從千面秦俑的震驚走出來時,又一件事情拉緊了人們的神經。挖掘工作進行中發現了19名“背劍俑”,確切說應是18名,因爲有一名人俑因地址變動已經倒地千年,背後的寶劍也被壓成了折角

首先工作人員先對其他人俑進行了加固,之後將背劍分離保存,令人們驚奇的是這18把寶劍歷經千年歲月裝具早已腐朽,但銅劍本身仍寒光閃爍不鏽不腐,統一制式爲秦八棱劍,長度865mm,刃窄而狹長多爲佩劍使用。佩劍與作戰劍不同,作戰秦劍爲四棱寬面,劍距較佩劍更短,適合長時間拼殺,有不易折斷的優點。而秦佩劍狹長鋒利,揹負或攜於腰間更加美觀,同時也是格鬥劍,不用與多種並且碰撞所以狹長輕便,勿需擔心損毀問題。

這19柄青銅劍重新清理後更令人驚奇的是2000年光景,尋常青銅在地下常埋,即使不鏽蝕也會在表面產生氧化層與贅生物如今恐怕早已粉成一根燒火棍了。這銅劍不僅沒有腐蝕痕跡更是鋒利無比,可以一下割開18張疊紙。其棱面誤差均不超1mm,很難令人相信這是歷經了2000年土埋之後的寶劍,隨後科研人員發現能保持其材質千年不腐的原因是表面鍍了一層金屬“鉻”,這層鉻膜的厚度僅有A4紙的1/10,也就是0.6μm。

是人類在1797年才發現的,1937年被德國率先用在了金屬防鏽方面,但被美國在1950年搶先註冊了專利。不過這種技術卻又在2000年前的秦劍上得到了應用。但是這“鉻”是秦人如何找到的呢,又是如何知道其可以防鏽並且擁有如此之高的“鍍膜”技術呢?最難解決的就是熔點問題,秦時的冶銅技術最高溫度爲800-1000℃,而鉻的熔點是1970℃,秦人是不可能擁有能將炭火升至近2000度的冶煉技術的,如果真有此技術恐怕早就進入了鋼鐵時代。

其實寶劍的祕密還不止這一個,還記得文中所提及的第19柄被壓彎的寶劍嗎?最令人驚奇的還不是這防腐技術,而是人們抬起秦俑之後發現這被壓了近2000年的銅劍又突然彈回了本來的樣子,筆直如初。這就涉及到更近代的一個名詞“記憶金屬”,記憶金屬如彈簧一樣,可以再被改變彈性形變後立馬恢復到原有形態。而這種記憶金屬一般是銅與其他金屬按一定比例之作的合金,這門技術人們在上世紀70年代纔有接觸,沒想到2000年前秦代就有應用。這種技術與溫度有關,每一種配比不同的記憶金屬都有其固有的“變態溫度”,只有到此溫度才能復原如初。

以上兩種技術放在先秦時期根本是不敢相信的存在,但歷史出土的文物卻佐證了其真實性。所以不少人聯繫到了開篇的“宛渠人”,刨除怪力亂神的存在人們更願相信這來自於我們的未知文明。其實關於秦陵的祕密實在有太多,不知繼續發掘下去會爲我們解答疑惑還是會產生更多的認知偏差,這一切都將交給未來所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