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客戶端·新福建12月26日訊(記者 卞軍凱)1990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福清撤縣設市。今天上午,福清市高質量發展暨撤縣建市30週年座談會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參會嘉賓,圍繞高質量發展和“砥礪奮進三十載,同心共建新福清”主題,回顧奮鬥歷程,分享創業收穫,展望美好未來。

產業經濟:實現歷史性飛躍

記者從座談會上了解到,30年來,福清市始終把產業作爲發展的根基,發展壯大產業經濟,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特色農業齊頭並進。

福清市十分注重推進園區開發建設,園區從少到多、由弱變強,融僑、江陰、元洪、藍園四大園區日趨壯大,企業蛻變成長、做大做強,冠捷、福耀、友誼、坤彩、祥興、新福興、天馬等明星企業領軍業內。

產業經濟飛躍發展,推動經濟總量突飛猛進。撤縣建市以來,福清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約95倍,財政總收入增長約260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約300倍,在全國縣域綜合實力、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排名接連進位,分別躍升至第18位、第15位,創造了“福清速度”“福清效益”。

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福清市領導在座談會上介紹,建市之初,福清縣城人口不足8萬,建成區面積不足4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僅7.6%,公路網密度在福州倒三。30年後的今天,福清市城區人口達69萬,建成區面積達6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2%,公路網密度躍至福州首位。

“特別是近年來,我們實施總長8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暢通工程,實施總面積400多萬平方米的片區改造工程,實施‘兩江十溪’等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今年我們更是在全國250個提名縣市中脫穎而出,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多年夙願。”福清市領導說。

營商環境:邁上更高水平

據瞭解,撤縣建市以來,福清市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實現營商環境不斷躍升。在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排名中,福清市已提升至第20位。

福清市領導介紹,通過建立營商環境集成改革模式,福清推出了一大批首創舉措,積累了一系列改革經驗,爲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特別是立足僑臺、園區、港口等優勢,推出“七個一”服務外商等模式,以改革促開放,搭建江陰國際深水大港、自貿區福清片區、中國-印尼“兩國雙園”等開放平臺,僑資外資企業數量從建市之初到現在增長了近22倍。

人民生活:收穫更多幸福

座談會上公佈的一組民生投入數字,十分引人注目:從1990年的6000萬元,到今年的86億元,年均增長18%。

投入增長的背後,是一個接一個民生項目。近年來,在福清,閩江調水、城鄉供水一體化等工程相繼實施,福清市醫院新院、福清一中新校區、“兩館一中心”等項目相繼落成,農村幸福院、串珠公園等設施相繼建成,福清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福清市人均收入一級連一級跳,從1990年989元,到今年的3.5萬元,“平安三率”從省市倒數提升至前列,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空前提升。

來源:新福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