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辛巴假燕窝事件处理结果出炉,辛巴旗下和翊公司被处作90万元行政处罚;而为销售主体的品牌方融昱公司则被罚款200万元。

平台方快手,也对辛巴做出了封停个人账号60天的决定。至此,辛巴燕窝风波告一段落。

不过,直播带货这个“暴利行业”的问题仍在继续。事物发展初期,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而直播带货正是处在这一阶段。

直播电商的起始,可以追溯至2016年。但真正爆发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20年。疫情之下,线上红利凸显,直播带货短短几个月便爆炸式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国直播电商超1000万场。辛巴、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更是赚盆满钵满,顶级主播一晚销售额便可达30亿元。

不过,因缺少行业规范,造成了直播带货问题扎堆出现。除辛巴外,罗永浩也因出售假羊毛衫,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日前,李佳琦也被质疑,其在双十一出售的一款美容仪,存在虚假宣传。

翻车的不只是头部主播。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双十一期间,有33.41万条关于“直播带货”类负面新闻。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的问题,成为直播带货屡屡被诟病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它们选择在购买主播推销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主播的信任。而许多主播,正是将这种信任,当成了“割韭菜”的工具。

同时,有主播将直播间当成了自己的秀场,而非卖场。由此,直播带货成为了一种粉丝经济的变种。

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消费者理性消费,理性认识带货主播。

并且,政府、社会、行业监管也要发挥作用。明确平台、主播与企业之间的承担责任,十分关键,不给任何一方甩锅的机会。有许多主播在爆出售假后,往往会强调只是代理推广,并不涉及采购销售。

这就需要让主播明确责任。主播及其团队也应严格货品渠道选择,严把货品质量关,要强化内部管理,对消费者负责。

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让这一行业生活在规范之下。

随着相关规定的落地与政府的监管的逐渐缩紧,相信直播带货行业将逐渐走向规范化,促进行业健康长久发展。

你有看过直播带货吗?不妨留言告诉笔者。

文/BU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