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一部著名的小說,它的故事情節非常吸引人,講述的人物和事件都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人們可以從中學到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對於擴展思路,拓寬視野有着很大的幫助,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細細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韻味。在一個戰亂的時代,男人們渴望建功立業,女人們愛慕英雄,有多少人希望在這個時代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多少希望自己可以名留青史。

三國中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的悍將猛將,也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者謀士,他們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長處,其中關羽就是那種猛將,但是他並不是一味的勇猛,而是有兼具着相當的智慧,不然他如何過五關斬六將擁有那不俗的戰績。

劉備賣草鞋,張飛開酒館,關羽賣棗子,這三個本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聚在一起就爆發了驚人的威力,桃園三結義見證了他們三位有志之士,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的目標。他們意氣相投,言行相依,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一個桃花絢爛的桃林,舉起酒杯,對天盟誓,他們願意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對人生的美好願望和理想。

對於英雄來說,自古以來都有那麼一句話“英雄不問出處”,劉備當年賣草鞋爲生,但其實那只是他15歲時和母親謀生的手段罷了,後來他的母親認爲,好男兒應胸懷天下,所以讓他出門求學,23歲的劉備鎮壓黃巾軍有功,被命爲安喜縣縣尉。

劉備救過董卓,又因兄弟張飛惹事,縣尉也做不成了,後來又投奔了代州劉恢,投奔公孫瓚,在公孫瓚的帶領下投奔了曹操,曹操攻破邳城打敗呂布,後來就發生了“煮酒論英雄”之事,劉備離開曹操後又以“討漢賊以扶王室”之名義進攻曹操,結果他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妻兒老小和關羽都被曹操抓了,劉備無可奈何之下又投奔了袁紹,之後依附劉表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他的一生就好像小人物逆襲的一生,但他通過自己“以德服人”的行爲準則收穫了一大批謀士,名將的支持,後來建立蜀漢,在蜀稱帝。

關羽對劉備一直都是忠心耿耿,“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要知道曹操一直都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不然早就不會留關羽性命,他實在佩服關羽的才能,所以一直都未對關羽下手,不然以他的心狠手辣,不能爲他所用的人早就魂歸西天了,當年曹操與劉備拿下呂布,將他處決,曹操爲了籠絡關羽,就將呂布的赤兔馬和呂布最心愛的女人貂蟬一併贈予關羽。

關羽爲何一定要殺貂蟬呢?因爲她發現了貂蟬的一個祕密

王允當年收留貂蟬,並教她琴棋書畫,音律舞蹈,貂蟬也生的如花似玉,憑她的模樣哪個男人看了都會動心,當時董卓橫行霸道,獨攬朝政大權,王允就想除掉董卓,但是一籌莫展,正在這時他看到了貂蟬,便心生一計,這便是美人計,他先後將貂蟬獻與呂布和董卓,離間他們。董卓強霸貂蟬,貂蟬在呂布身邊哭訴,其實這都是演戲,爲的就是讓呂布殺掉董卓,而董卓也正是因此而死。

而呂布死後貂蟬又來到了關羽身邊,關羽這麼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當然也會把持不住,但是他知道所謂的紅顏禍水是什麼意思,他也知道曹操將貂蟬送給他是爲了什麼,董卓和呂布的死其實和貂蟬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和劉備張飛還有大業沒有完成,不想將心思浪費在兒女私情上,況且貂蟬並非普通女子,有董卓的前車之鑑,他也不敢以身犯險,綜合多種因素他就決定“月下斬貂蟬”。

爲什麼一定是“月下斬貂蟬”,因爲他並沒有真的殺了貂蟬,貂蟬本想以美色讓關羽就範,但是沒想到關羽剋制能力很強,使她從心底覺得關羽是個好人,便給關羽講述了自己之前的種種的苦難經歷,關羽是個英雄,也是個憐香惜玉之人,聽了貂蟬的哭訴,他更不捨得殺掉貂蟬,但又不能把貂蟬留在身邊亂了他的心,所以就使用了一招暗度陳倉迷惑了曹操,趁着月黑風高的夜晚,上演了一出“月下斬貂蟬”的戲碼,實際上偷偷的把貂蟬送走了,貂蟬保住了性命,關羽也落得了個清淨。他心裏掛念劉備和張飛,急於離開曹營,與劉張兄弟團聚,繼續搞他們的大事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