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十月太陽曆改革的故事嗎

齊蘇堂彝醫館王敏

測定太陽之序,在彝族先賢這裏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今天,有必要把太陽曆改革的故事向朋友們介紹一下。

十月太陽曆改革爲十二月太陽曆,歷史上曾留下了一個優美而壯烈的神話。這個神話故事就是“后羿射日”。

“十月並出,焦禾稼”,這是《淮南子·本經訓》中記載的歷史傳說。

這個傳說的字面意思是:天上有十個太陽,氣候炎熱,燒焦了地上的禾苗,爲了使禾苗正常生長,一個濟世救民的大英雄后羿用弓箭射掉了九個太陽。

天上留下了一個太陽!

一個太陽,氣候正常,禾苗才得以正常生長。

“后羿射日”故事的真實意義,指的是十月太陽曆的改革。

“十月並出”中的“十日”,十月太陽曆也。十月太陽曆,每月36天,每月兩個節令,18天一個節令,一個太陽迴歸年二十個節令。如此節令一不能準確地指導“何時下種”,二不能準確地指導“何時收穫”,所以出現了“焦禾稼”的困境。曆法改革,十二月、二十四節氣的太陽曆誕生了。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指導農業生產,再沒有出現過失誤,再沒有出現過“焦禾稼”的局面。所以,二十四節氣一直沿用至今。毫無疑問,一定還會沿用下去。一項成果,生命可以延續幾千年,這就是十二月太陽曆“精美”的含義。試問,西方現代物理學有哪一個成果的生命可以延續百年?

與“后羿射日”並列的神話是“嫦娥奔月”。月亮歷融合於太陽曆,形成陰陽合曆,應該是“嫦娥奔月”的真實含義。

射日的故事不僅漢族有,彝族、苗族同胞也有。民族大家庭中的各重要成員,都記載有太陽曆改革的故事。太陽曆的重要性,以及太陽曆改革的重要性,此處可見一斑。

我國著名的國學專家劉明武認爲,天文曆法在古代是一等一的大事。黃帝、堯、舜、禹依法行政,依的是太陽曆與陰陽合曆。“以天文論人文”是劉明武論述十月太陽曆的根本思路。天文中,太陽是第一要素,月亮是第二要素,北斗星是第三要素,其它要素還有金木水火土五星與二十八星宿。

以天文論人文,具體來說,就是離開以卦論卦、以經解經、以字解字的思路,從無限星空入手,從天文曆法入手,具體從太陽曆、太陰曆、北斗歷、陰陽合曆入手才能真正認識“太陽法則”的全部內容,以此爲指導思想才能解讀《周易》和《黃帝內經》的源頭。

策劃||阿細先基團隊

責任編輯||納吉茲莫

來源||投稿

點擊[原文閱讀]讓精彩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