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熱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原地熱車,另一種就是行駛中熱車。人們普遍認爲熱車都是原地進行的,其實行駛中熱車和直接行駛是有區別的。

原地熱車注意事項

有些地方冬季氣溫特別低,早上冷啓動後車裏凍得人伸不出手,有的車變速箱冷保護,車跑不起來,這時候就要原地熱車了,否則直接走太遭罪。

原地熱車就是原地怠速,手動擋車掛空擋拉手剎,自動擋車拉手剎,掛P檔或者N檔都行。

熱車期間除了後擋風玻璃除霜以外最好不要開其他用電器,以免增加電瓶負擔。

原地熱車時不要開暖風除霧,這時候暖風不熱還延長熱車時間,更增加電瓶負擔。等你熱好車走的時候暖風一開,與擋風玻璃接觸的冰雪立馬融化,用手一推很容易就掉了。

原地熱車最忌諱大腳踩油門,因爲剛啓動時潤滑不好,轟油門很容易導致磨損加劇。而且剛啓動時正時鏈條漲緊器可能沒有完全漲緊,轟油門可能導致正時鏈條跳齒從而引起正時錯亂,這就得拆發動機維修了。

行駛中熱車

如果你們當地氣溫不是那麼低,那麼啓動後直接走更好,因爲這樣不僅節約時間還省油。畢竟原地怠速的油都用來燒水了,而且邊走邊熱車可以減少浪費。

行駛中熱車要注意這幾點要素:

1、轉速不要太低,也別過高

低溫條件下汽油蒸發性差,轉速太低進氣滾流小,不利於汽油充分霧化燃燒,也不利於發動機升溫。而轉速太高會增加磨損,一方面是機油流動性差,另一方面冷啓動時噴油量大且蒸發差,汽油溼壁效應會導致一部分汽油殘留在汽缸壁上,稀釋機油,降低潤滑效果。

但是也別太在意,只是說這種概率相對大一些,並不是這麼做了馬上就出問題了。只要不一直怠速行駛或者猛踩油門拉到三四千轉急加速,一般都不會有啥問題。

如果非要說個確切的數字,那我覺得大部分時間內把轉速控制在1500-2000左右最好。但是超車或者換擋時轉速偶爾低於1500或者高於2000了也無所謂。比如你要出地下車庫,轉速踩低了咱上不去啊,這時候只管踩就行。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按照你平時溫柔駕駛的方式開就行了,不用操太多的心。

2、冷車出發沒暖風,留神擋風玻璃起霧影響視線

這是行駛中熱車最大的弊端了,擋風玻璃起霧了還沒暖風除霧。其實我有幾個比較好的妙招跟大家分享,不敢保證絕對適用,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有效的。

首先就是開窗通風,不需要全部打開,開一拳高就夠了。讓車內外空氣對流,擋風玻璃就不會起霧了。缺點就是冷。不過我們當地冬季氣溫也就徘徊在零度左右,開窗也冷不到哪裏去,起碼我覺得還湊合。就是大街上總有人用異樣的目光看着你。

第二個方法就是自然風除霧,把空調溫度調節到吹冷風的區域,選擇外循環,打開風機,不開壓縮機。這樣風機把車外冷空氣吹向擋風玻璃,也能起到一定的除霧效果。而且此時氣流不經過暖風水箱,不影響發動機正常升溫。這招我經常用。

第三個方法可謂是一勞永逸型的,就是用擋風玻璃除霧劑。往擋風玻璃上一噴,拿毛巾擦開就行了。這東西原理也簡單,就是表面活性劑,讓擋風玻璃上的小水珠變成一層水膜,這樣就不阻擋視線了。等發動機水溫上來後暖風一開,把這層水膜吹乾,下次依舊管用。

不過這東西缺點也很明顯:氣溫太低的時候擋風玻璃上那層水膜可能會結冰。所以你要是在東北,天天零下十幾度的天氣就不適合用這個了,否則真成自找麻煩了。

3、跑高速的話最好提前熱好車

因爲我家離高速路口只有一公里多點,所以我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高速公路一般都途經荒郊野嶺,氣溫更低。擋風玻璃起霧那都是小事兒,我本人遇到過擋風玻璃起霧後又結霜的、玻璃水噴擋風玻璃上結冰的、上一秒在山谷裏還噴水沖洗擋風玻璃,下一秒出來山谷一陣寒風吹過去玻璃水噴嘴直接上凍的。各種突發狀況讓你措手不及。這時候最容易出危險了。

所以我認爲上高速前最好先讓發動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這樣一路上暖風吹着擋風玻璃,能避免很多突發狀況。而且有的車變速箱冷保護,油門踩到底只能跑40,你說你上去不是添亂麼。

另外你要知道冷啓動時不光發動機冷,變速箱也冷,一上去就跑一百多,對發動機和變速箱都不好。

4、水溫正常之前儘量別開暖風

除非你凍得受不了了,否則發動機水溫沒上來之前儘量不開暖風,因爲這樣會延長髮動機升溫時間。發動機達不到正常工作溫度時不僅費油,車開起來也沒那麼流暢,最要命的是溫度不高不低最適合生成積碳了。

5、做好汽車的保溫工作

我認爲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但又是很多車主都容易忽略的一點。有些車原廠不帶發動機下護板,這放在夏天是件好事兒,散熱更利索嘛。但是放在冬天就不那麼妙了,大冷天跑在路上,發動機下面冷風嗖嗖往裏灌,好不容易積攢起來點溫度得給空氣分走一大部分,這是極大的浪費。

所以建議原廠不帶下護板的可以後期加裝一個,塑料的就行,咱也不圖保護髮動機什麼的,就爲了冬天水溫上來快一點。說到這裏不得不說現在的廠家是真摳門,十年前面包車發動機下護板上還帶着好幾公分厚的隔熱棉呢,現在可好,很多車直接給裸着。

總的來說,冬天熱車其實沒那麼玄乎,弄清楚原理後一切就好辦了。開車也就那麼點事兒,多操作幾次你也是專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