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輪胎胎壓太低會增加油耗,但是如果你只知道這一點的話未免太“孤陋寡聞”了,要知道胎壓過低所造成的危害哪一個都比油耗嚴重。

先說油耗,爲什麼胎壓低會增加油耗

因爲輪胎是有彈性的,輪胎裝在汽車上以後與地面接觸的那部分區域會被壓縮,而即將觸地的部分是正常狀態。所以汽車行駛中輪胎一直在被壓縮,而發生變形的過程就會消耗能量。輪胎胎壓越低,壓縮變形越厲害,產生的阻力就越大。油耗自然越高。

但是具體影響有多少不好說,網上有各種相關試驗,其測試結果對百公里油耗的影響大概在0.5L左右,從字面數據來看並不算太大。但是我覺得對實際駕駛的影響並不小,因爲那些測試大都是在特定的高速路段做往返測試,行駛過程中車輛速度比較高,而且速度波動比較少。這樣就會弱化胎壓對油耗的影響。

具體原理不太好說明,但是以我們日常經驗能很好地佐證這一現象,就像我們騎自行車,如果胎壓低了會明顯感覺到車變沉了,轉彎時車把也更重,但是你要把車子蹬起來以比較高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就沒那麼重了。

所以我認爲在勻速行駛時胎壓對油耗的影響會小一些,但是在頻繁加減速的情況下胎壓對油耗的影響肯定更大。

但是胎壓過低對油耗的影響是其次的,更嚴重也更直觀的影響有這幾個:

1、胎壓低影響輪胎壽命

胎壓越低輪胎側壁被壓縮的幅度越大,橡膠和內部簾線變形量也更大,壽命自然會縮短。特別是行駛中路面不可能永遠平坦,萬一遇到坑窪不平,輪胎會被更劇烈地壓縮,很容易導致鼓包。

2、胎壓低會增加爆胎風險

家用車自重也就在1-2噸左右,這點重量再分攤給4個車輪,平均每個車輪承受的負荷其實並沒有太大。所以對家用車來說胎壓高反而沒那麼容易引起爆胎,畢竟輪胎不是氣球。反倒是胎壓低才更容易引起爆胎,因爲行駛中胎壓低的話輪胎在轉動時側壁不斷重複着大幅度的摺疊復原,會產生大量熱量,同時側壁結構更容易疲勞,從而引發簾線斷裂、胎體破裂引起爆胎。所以我每次走高速跑長途時都會刻意把胎壓提高一點,比如我的車廠家建議胎壓爲2.2kpa,跑高速時我都會打到2.5kpa。

3、胎壓低引起輪胎不規則磨損

輪胎與地面接觸時胎面靠氣壓膨脹緊貼地面,而輪轂通過胎壁直接對胎面邊緣產生下壓力。胎壓不足時胎面與地面的接觸壓力會降低,而更多的負荷都加在了胎面邊緣部分,這樣就會導致輪胎側壁過度磨損。

4、胎壓低影響輪胎支撐性,影響駕駛感受

汽車行駛中輪胎不僅在垂直方向上會被壓縮變形,在橫向上也會發生位移。比如轉彎時,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部分在橫向不會移動,但是觸地部分以上的胎體會在側向力作用下向外發生位移,這稱爲輪胎側偏。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上圖中賽車過彎時強大的側向力導致輪轂和輪胎的實際位置發生了偏移。一般來說胎壓越低、扁平比越大,輪胎側偏的幅度越大。一些運動型車喜歡使用低扁平比輪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減輕側偏。

輪胎側偏對駕駛性會產生影響,胎壓越低越明顯,開車時能明顯感覺到車輪軟綿綿的。如果胎壓過低,側偏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輪胎脫圈。

所以說胎壓低遠不止影響油耗,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因此平時用車時一定要記得檢查胎壓,特別是跑高速時胎壓絕對不能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