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變速箱完全就是一套純機械的東西,只要合理操縱它達到相應的目的就行,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操作方式,所以不能說別人操作和你不同就一定是錯的。特別是新手,剛開的時候難免生澀,這時候有些操作雖然不恰當,但是他們這樣開更容易掌握,從而能加快適應的速度,所以不能算錯。但是有些操作卻明顯是錯誤的,而且糾正以後並不會對你的操作造成干擾。

1、不需要太多動力的時候低檔位高轉速行駛

對於普通家用車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最省油的開法就是儘量保持高擋位低轉速,但是有些時候這樣會導致動力不足,比如爬坡或者超車的時候。所以如果你不是有很大的動力需求,只是平穩行駛,那麼儘量不要低檔位高轉速行駛。因爲這樣更費油,而且發動機溫度更高,機油衰減更快。

2、拖檔行駛

有些人低檔位高轉速行駛是爲了獲得更好的動力體驗,所以不能說低檔位高轉速行駛都不對。但是拖檔行駛不管是何種原因都不是一個正確合理的開法。

拖檔簡單來說就是動力不足,比如你掛5擋,發動機轉速1000,車速30公里/小時,這時候如果是平路勻速行駛可能剛剛湊合,但是你想加速的話油門稍微踩多點發動機就開始抖動,這會導致整個傳動系統都跟着一起抖動,每一次抖動都伴隨着齒輪的衝擊,不管是對發動機還是變速箱還是傳動軸都沒有好處。

這時候可以根據車速降低一個或者兩個擋位,或者輕輕踩油門提速。

3、踩着離合器滑行

踩着離合器滑行和空擋滑行的效果是一樣的,在長距離下坡時都沒有發動機制動力。

但是踩離合滑行的危害更大,首先在你踩下離合器後分離軸承一直工作,分離軸承內部只有生產時灌注的一點潤滑脂,再沒有其他潤滑了,持續轉動肯定加速分離軸承的損壞。而且踩着離合器會佔用一隻腳,離合器踏板那麼重,增加不必要的操作強度,同時影響緊急情況時的反應速度。特別是緊急情況下有些新手慌亂中會釋放離合器踏板,如果此時車速很快的話鬆開離合器的瞬間會有強大的發動機制動力,路面溼滑的情況下很可能導致驅動輪打滑。

4、換擋手法不對

手動擋換擋時擋杆只能垂直上下或者水平左右移動,不能斜着移動。

因爲變速箱內部是一組換擋桿在驅動齒輪機構完成換擋。比如上圖中ABC就是三根換擋桿。空擋時擋杆撥頭位於B換擋桿的凹槽中,往前推是3擋,往後拉是4擋。而A換擋桿控制的是5擋和倒擋,在空擋位置想掛倒擋的話肯定是先水平向右移動擋杆,這時候擋杆撥頭在槓桿作用下向左移動,剛好進入A換擋桿的凹槽中,然後向後拉擋杆,擋杆撥頭驅動A換擋桿向前移動,完成換擋。

而有些司機換擋時走斜線,比如2擋升3擋,正確做法應該是先垂直向前推擋杆,移出2擋,然後水平向右移動擋杆,選擇中間的換擋桿,然後垂直向前推擋杆。而有些司機是直接從2擋往3擋方向硬推,雖然操作是錯誤的,不過變速箱內部硬卡着也能勉強完成。但是這樣會加速換擋機構磨損,可能導致擋杆拉線意外拉長、移位,從而導致擋位錯亂,掛不上檔。

5、左腳一直放在離合器上

有些新手開車時左腳總離不開離合器,因爲這樣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同時踩離合切斷動力。但是並不推薦正常行駛中腳一直放在離合器上。

因爲腳放在離合器上時很容易把踏板踩下去一點,而這時候可能導致分離軸承接觸到壓盤,同時由於踩踏力度不大,有可能分離軸承壓不緊,結果原本分離軸承外端面應該和壓盤膜片彈簧一起轉動,現在兩者成了滑動摩擦,容易弄壞壓盤。如果踩踏力度更大,那就容易損壞分離軸承。

不過在車多的時候或者近距離跟車的時候腳放在離合器上確實更保險,比如堵車時跟着車流一點點往前挪動,這時候頻繁起步,右腳要控制油門,如果前車突然停下了右腳要鬆開油門去踩剎車,需要的時間更長,而左腳放在離合器上則可以第一時間切斷動力,安全得多。但是路況良好的情況下左腳還是放開比較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