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在学校上完课后,长雅中学初三语文老师刘晒霞都会马不停蹄乘坐公交前往学生唐力(化名)的家中给他上课。唐力是一名特殊孩子,因患有唐氏综合征,行动、智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都要远低于同龄人,只能在家上学。

“上学,一个孩子也不能少!”在开福区教育局保障特殊孩子受教育权利,大力倡导送教上门的倡导下,刘晒霞与其他117名教师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送教队伍,免费给特殊孩子上门送教。今日,我们来听听他们的送教故事。

故事

一年写下两万字的送教日记

12月14日,气温骤降,长沙迎来了初雪。当全长沙都因为初雪的到来而欢腾时,唐力的爷爷奶奶不由担心了起来:“刘老师会不会因为天冷不来了呢?”担心归担心,两位老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物品,等待着刘晒霞的到来。眼看时间临近,门外又传来了老两口熟悉的敲门声。打开门看到刘晒霞,唐力的爷爷奶奶惊喜不已。

刘晒霞介绍,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她分阶段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首先是熟悉彼此,建立信任,其次是教他学手工和画画,最后才进入文化学习。”刘晒霞主张情境教学,下雪时,她会带领唐力一起朗读有关雪的课文;天气晴朗时,她又会教有关太阳的课文;遇到某个传统节日,她会融入相关元素来授课……让唐力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一年多来,无论严寒酷暑,工作多忙,身体不适,刘晒霞从未缺席过送教。让人更感动的是,每次送教结束后,刘晒霞都会以纪实的方式,写下教学总结、反思和生活启示。截至目前,她已写下了20000字的送教日记。在刘晒霞的连续送教下,唐力进步很大,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自己乐于去做的事,所以再累也会觉得很开心。”刘晒霞说,另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让她收获了更多的耐心和对教育的新理解。

举措

控辍保学给力,一个孩子也不落

在开福区,像刘晒霞送教上门的老师还有很多。据统计,开福区组建了特殊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目前有118名教师成为了第一批特殊教育师资。为了让随班就读的特殊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开福区建有新竹小学等8间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并已投入使用。此外,还成立了“开福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目前设有兼职教研员1名,专门负责特殊教育工作。

除了解决特殊孩子就学难题,开福区教育局扶贫办公室主任曹虹介绍,开福区还不断完善落实各学段、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全部纳入资助,特别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湖南省“一单式”扶贫系统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保障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免尽免、应补尽补”。

据统计,2018-2020年,全区累计落实各项学生资助资金21103万元,资助学生36.54万人次,全区各学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率100%。截至目前,开福区全区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实现“应返尽返”,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

据悉,开福区全面助力城步县、龙山县、新晃县、汝城县等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二级机构积极参与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工作,共有12所学校分别与城步县7所、龙山县4所、怀化市3所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开展了贫困学生资助、开展贫困学生资助等系列教育精准帮扶活动。累计选派了168名优秀中青年教师赴汝城县、城步县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竭尽所能。

来源│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舒文

编辑│炎炎

一审│饶丽

二审│李香

三审│李亚雄

出品│开福区融媒体中心

点击分享告诉更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