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我来三碗!”

“老板,我要两碗!”

“好嘞,马上就做好……”

赵海宁的豆腐脑小吃车前,顾客一口一个老板地叫着,他笑得合不拢嘴。

赵海宁是宝鸡市扶风县天度镇鲁马村村民,父亲因脑瘫后遗症常年卧床,母亲视力一级残疾。因为贫穷,赵海宁已经41岁了还未成家。疫情期间,赵海宁打工的饭店生意下滑。因为收入微薄,于是他辞掉了工作,回家照顾父母。生活的艰难,让本来瘦弱的赵海宁更加憔悴。

因为特殊的家庭情况,赵海宁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这并没有使他产生惰性。“脱贫致富离不开政府和各级干部的帮助,但更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只等着政府救济。”怎样才能谋一条更好的出路,让日子过得宽裕起来?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赵海宁的心头。

陕煤地质集团帮扶干部秦建强和第一书记周霄了解赵海宁家的情况后,鼓励他走村串巷卖豆腐脑,并联系了乾县的豆腐脑师傅为他传授技艺。此外,秦建强出资帮赵海宁购买了小吃车。技术学成归来,赵海宁立即投入到小吃行业中。

如今,赵海宁的生意越来越好。他表示,非常感谢党和帮扶干部对他家的帮助。“只要我出摊,每天都有收入。以后我要继续努力,摆脱困境,创造幸福的生活。”赵海宁信心满怀地说。(唐志强)

编辑:陈云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