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給我來三碗!”

“老闆,我要兩碗!”

“好嘞,馬上就做好……”

趙海寧的豆腐腦小喫車前,顧客一口一個老闆地叫着,他笑得合不攏嘴。

趙海寧是寶雞市扶風縣天度鎮魯馬村村民,父親因腦癱後遺症常年臥牀,母親視力一級殘疾。因爲貧窮,趙海寧已經41歲了還未成家。疫情期間,趙海寧打工的飯店生意下滑。因爲收入微薄,於是他辭掉了工作,回家照顧父母。生活的艱難,讓本來瘦弱的趙海寧更加憔悴。

因爲特殊的家庭情況,趙海寧家被評定爲建檔立卡貧困戶,但這並沒有使他產生惰性。“脫貧致富離不開政府和各級幹部的幫助,但更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只等着政府救濟。”怎樣才能謀一條更好的出路,讓日子過得寬裕起來?這些問題時常縈繞在趙海寧的心頭。

陝煤地質集團幫扶幹部秦建強和第一書記周霄瞭解趙海寧家的情況後,鼓勵他走村串巷賣豆腐腦,並聯繫了乾縣的豆腐腦師傅爲他傳授技藝。此外,秦建強出資幫趙海寧購買了小喫車。技術學成歸來,趙海寧立即投入到小喫行業中。

如今,趙海寧的生意越來越好。他表示,非常感謝黨和幫扶幹部對他家的幫助。“只要我出攤,每天都有收入。以後我要繼續努力,擺脫困境,創造幸福的生活。”趙海寧信心滿懷地說。(唐志強)

編輯:陳雲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