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瓜之味》這部影片是越南籍導演陳英雄的處女作,獲得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此片的故事、人物和景色都展現了越南獨特的風情。提起越南,許多人對它沒有什麼印象,在影視劇方面也只記得他們簡陋的惡搞翻拍劇,看完這部充滿安靜與純粹的電影大家或許會對越南產生新的感受。

影片講述了1951年發生在越南西貢的故事,鄉村少女阿梅經人介紹到西貢當女僕,後來原僱主家庭敗落不得已換了新的僱主,最後嫁給了這位身爲年輕鋼琴家的僱主。影片可以用一個“淡”字概括,風格寧靜,節奏平緩,通篇的故事極少衝突與起伏,沒有豐富的臺詞,而是用人物的表現來講述故事,順其自然,彷彿一段記憶的平淡剪影。

青木瓜在越南是常見的食材,氣味清甜,清新芬芳,在影片當中幾次出現,貫穿了整個故事,既是物又指人。阿梅純真青澀的形象與青木瓜如出一轍,她從女僕到太太的前半生也和青木瓜的滋味一般簡單美好。

初入主家,暗生好感

影片一開始,10歲的阿梅獨自一人在夜晚的街道里尋覓她首次當女僕的僱主家,面容稚嫩純真,表情有些許迷茫,一個貧困的鄉村少女形象展現無遺。幸運的是,阿梅第一次離家當女僕便遇上了友善的主家,家裏的事務操持者——太太是一個溫柔善良又勤勞的女人,她既掌管着家裏的布店,又操心家庭日常的生活。

同時由於她的女兒阿桃年幼夭折,太太對與女兒年紀相仿的阿梅更添了一份慈愛。家裏原本的老女僕也和善地教授她女僕的技能,因此阿梅逐漸習慣了成爲女僕的新生活。阿梅偶爾會受到太太兩個小兒子的捉弄,但是從不生氣,體現了她柔弱溫順的性格,這和當時的傳統越南女人一樣。

少女情懷總是詩。阿梅對一切事物或人都很好奇,青木瓜和它的汁液、搬運食物的螞蟻、塘邊的青蛙、從不露面的老太太,新環境的一切都吸引着她。大少爺的朋友阿權同樣吸引到了阿梅的注意,阿梅偷偷看這位年輕英俊又儀表堂堂的少爺,在打掃時偷偷撫摸觀察他把玩的那個盒子。

一開始這個情節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但是之後阿梅主動要求製作招待阿權的菜餚,並且在當天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去上菜。如此對比看來,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顯然阿梅已經對這個帥氣的少爺暗暗地產生好感了。

阿梅的愛既是勇敢的純粹的,也是沉默的。她從老太太的愛慕者阿雙伯伯那裏學會了默默守護,她的個性也是溫順卑微的,所以她從不表現出來好感,除了主動做菜和換上漂亮衣服這一次堪稱勇敢的舉動。

命運安排,最終結緣

日子平淡地度過,阿梅和阿權的關係也只是女僕和主人家兒子的朋友,然而命運給了他們接觸的機會。在傾盡家產仍救不回老爺的命之後,這個家就在不斷地敗落,直到有一天,太太體弱多病,大少爺和他的妻子要靠變賣家產和裁撤僕人來減少開支。

於是阿梅不得不依着安排到阿權家當女僕,帶着太太給阿桃準備的又送給她的衣飾。阿梅在新的主家依舊盡職盡責,準備美味的飯菜,打理好家務,只是悄悄的,她的髮型有些小心思,由此可見她雖然傷心於離開太太,但也爲能夠照顧阿權而開心。

老太太的愛慕者阿雙伯伯多年來在遠處默默地陪伴在老太太的周圍,他們的故事影響着阿梅的愛情觀,因此阿梅對阿權沒有充滿激情的愛和佔有慾,她有的只是沉默的好感和守護。阿權有未婚妻,他們暢快地歡笑,恣意地打鬧。我沒有從阿梅的表現裏看出嫉妒,只能看到她將阿權照顧的妥妥當當。

阿梅的美和青木瓜一樣是收斂的清淡的,她沐浴時的少女風姿從不展現於人前,是含蓄的柔順的。而阿權的未婚妻受到西化的影響,是開朗的熱情的,但似乎阿權並不樂意與她進入婚姻。

阿梅始終保持着年少時的好奇善良,她想嘗試阿權未婚妻的高跟鞋卻又放棄了,我想她是純真而又有原則的。女孩子都是愛美的,於是阿梅偷偷穿上太太送的紅色奧黛,帶上配飾,抹上阿權未婚妻落下的口紅,攬鏡自照。阿權突然返家,於是阿梅羞懼交加,阿權驚豔不已,追逐之間,我看到了他們之間曖昧的情愫在迸發。

我看到,阿權既不喜歡全然西化的未婚妻,也不喜歡全然傳統的女人,而阿梅傳統的性格和古典美當中蘊含着生機勃勃的活力,於是阿權發現之後便被吸引了。最終阿梅收穫了年少時一直在守護的愛情。

幸福的結尾,未知的將來

阿梅與阿權在一起了。阿權教阿梅識字學習,他們是和諧的平等的,而不是像太太和老爺那樣——女人是卑微的,而男人是優越的。電影的最後,阿梅坐在沙發上摸着懷孕的肚子讀詩,她不再怯弱卑微,而是自信和幸福的。

整個故事結束,它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爲一個少女由貧困到擁有了美好結局的前半生的故事,是一個平淡的逆襲人生故事。就像是童話故事裏王子與公主最後幸福地生活了在一起一樣,幸福的結尾讓人感到開心。

同時我們或許會產生擔憂,這樣完全不同的人能走多久?我想電影已經告訴我們了,“無論怎麼變化,還是保留着櫻樹的形狀”,只要阿權依舊保持平等的態度,阿梅保持着純真善良與內在的活力,那麼不管怎麼變,他們原本互相吸引的內核是不變的。

相關文章